湾韵|读书(2023年11月3日)

tqb2023110308 (1).jpg

水上人家的湾韵物质与心灵史

——读王安忆《五湖四海》

□胡胜盼

08tqb1103008_001_01_b.jpg

作家王安忆中篇小说《五湖四海》以改革开放为时代背景,以修国妹和张建设这对“猫子”(水上人家)的读书创业历程为“猫眼”,从生活细微处窥见时代巨变带来的年月机遇及其给个人家庭带来的震荡。小说文字简练,湾韵情节利落,读书以有限的年月篇幅容纳了广阔的历史空间,浓缩了丰富的湾韵人间故事。

 

《五湖四海》,读书书名起得很有意思。年月这个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经被广泛使用的湾韵“流行语”被移植到这里竟有了某种“双关”的语义,既不无那个时代的读书某些特别烙印,又恰是年月这部作品所表现内容的一种形象写真。初读到“五湖四海”这个标题时,湾韵我们可能会联想到滔滔河水向四面八方奔腾涌动的读书画面,但是年月在王安忆的新作《五湖四海》里,这种庞大开阔的气象仅仅是一道前菜。王安忆一向以建构复杂故事的能力以及细腻自然的文笔著称,不仅能驾驭各种久远深邃的历史书写,也能在众多细节处打动人心。小说讲述了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末的水上人家修国妹与张建设创业起家的数十年历史,但在作者笔下,时代的传奇被家长里短以及情感纠葛等日常生活的细节所覆盖。为什么写的是水上日常,却要用“五湖四海”为题?也许正是这样的反差,才构成了我们理解这部小说的张力。

 

王安忆在小说中说:“吃水上饭的,多少都有五湖四海的气势,水流到处,就是他们的家。”整部作品所呈现出的时空与改革开放40余年的发展轨迹几乎完全吻合,而主场景则被安排在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再到城市化这段历史进程中的长三角地区,活动在这个历史舞台上的主角们则是上世纪50年代出生的这一代“水上人家”和他们的后人。小说细腻地写出上世纪50年代末出生的这一代“水上人家”的经济活动史,在长三角流域的市场经济与城市化进程中,“先行者”凭借敏锐与勤奋,打造出自己的小天地。

 

然而,王安忆终究是擅长写女性的,更看重改革开放下个人心灵的波澜。作者设置好大的时代格局后,便开始在人间烟火中细致入微地着力考量起生活与成长于这个时代大变局下的人性与伦理,解构了张建设创业的传奇性,给予普通人修国妹更多的同情与理解。小说后半段颇有《长恨歌》的韵味,延续了王安忆“反传奇”的写法,深入具体的日常生活,写得不疾不徐。企业家张建设逐渐隐入时代背景,成为一种符号性的存在,修国妹便显现出特色与魅力,显现出内心的丰富与情感的格局。

 

《五湖四海》是王安忆再一次的与时代对话。王安忆本人对小说的命名是“心灵世界”,她认为小说是没有任何实用价值的心灵景象。一直以来,王安忆的写作没有将焦点放在那些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人士身上,而是用细密的文字去塑造在时代浪潮中逐渐被边缘化的人物,展现平凡生命的韧性与光泽,在世情百态中沉淀出恒常不变的道理。《五湖四海》近9万字的篇幅里,另一条线索在小说的后半部分逐渐显现,那就是女主人公修国妹探知丈夫出轨的隐秘幽微的心路历程。这个“心灵世界”中的心灵世界无疑更抓人眼球,也折射出了女性与时代、女性与家庭、女性与其他女性之间的复杂关系。当时代列车承载着个人与家庭平稳地运转着,当物质方面衣食无忧甚至足够丰盈时,如何处理这条既定轨道上发生的情感意外,如何面对精神世界的空虚?这是王安忆留给修国妹的难题,同时也是留给读者思考的命题。

 

小说不止一次出现“她不知道日子怎么会过成这样”,在《五湖四海》中,张建设、修国妹这对男女的命运无疑是情节的主轴。但是,王安忆并没有将这对夫妇置于封闭的空间内,而是将他们俩周边的兄弟姐妹等家人的命运起伏也一并描出,构成了一幅世俗生活的群像图。作者一边用修国妹的限知视角回溯往事,一边又用全知视角预言未来。“四两拨千斤”,《五湖四海》在不经意间,时代的变迁,人心的潮起潮落,跃然纸上。

感悟美好

——读《朝向一朵花的盛开》有感

□朱睿

《朝向一朵花的盛开》书名清丽,我信手翻阅此书,却由衷觉得很多篇章的笔法可丝毫不秀气,直抒胸臆、酣畅淋漓,相关的文字组合像被豪情万丈淬炼过一般。阅读过程中,我深刻感受着我们与大自然同呼吸共命运,热血无法遏制地一直伴随文字的变幻多姿在激越奔突,书中所透露出的人文主义色彩显得尤为美好,让我情不自禁想起了“心有猛虎,细嗅蔷薇”这句话。

 

徜徉于花海,作者这样描写道:“到处充斥着凶猛的油菜花香”“这漫天黄花正肥劲”“花的香味惊起如雀羽,扑棱棱地,带着扇动的潮湿,空中似乎飞翔着无数条金蛇,侵入你的呼吸,让你窒息。”“这花粉的播撒是绑在阳光上的箭,射向毛茸茸的大地。”原来,在作者的笔下,油菜花的美是具有侵略性的,是主动的,是生命力旺盛的,我眼前恍若有一幅天然画卷正在肆意铺展,用料大胆、热烈,呈现出了油画的质感。

 

艺术是共通的,书中不乏诗意的歌咏,令我读来大呼畅快,例如在《大地的火把节》中描写高粱的收获:“开镰吧!开镰吧!开镰吧!我听见天空中传来了隐隐的号令,这些彪悍粗壮的庄稼,高大,英俊,壮实,脸膛赤红,是庄稼中的巨人,是天上酒神牧养在人间大地的灵兽,是酒神漫卷的初潮,在田野上鼓动起它们滚滚的烈焰。”文字呈现出了动感与韵律,仿佛雄浑磅礴的交响乐,让我深刻领略到了大自然的灵性,感受到了人们丰收的欣喜,对大自然馈赠的无尽赞美,还有深深的感恩。我甚至能联想到人们似乎在载歌载舞来表达对于自然的崇敬与热爱,脸上洋溢着热忱的微笑,胸中是坚定的、纯净的信念,这信念与对土地的依恋有关,与生生不息的传承有关。

 

全书共分为六个板块,分别是“在热爱的世界孤独地行走”“在云雾山谷中放声歌唱”“在生命大美中肆意徜徉”“在一如既往的热爱中自由远行”“在心安处找寻灵魂的萤火”“在精神的深处标出生命的路径”。

 

在第五板块中,作者回忆了家人、故居等往事及感触,笔调变得平实、悠长,颇有种浮华散尽才懂岁月深情的感觉。“我知道,我不是水手,因此不能在喧嚣的尘世间击风搏浪,我想做一个平凡的人:读书、写作、睡觉、换煤气。”这几句深得我心,而且很符合大多数中年人的生活状态,有种平和自然的美好。

 

第六板块里,作者谈及了阅读与写作,称“鲁迅是我永远的老师”,而对待当下大众的阅读状态及特点,作者如是说:“我们不应该放弃一种伟大而充满尊严的阅读的传统。”“不如马上拿起那些已经被时间证明了的作品来,开始安静地阅读。”对此,我深以为然。

 

“哲学思考世界,美学品味生活。”对于一些传统风俗,我们未必能够完全理解,却要始终抱有一份尊重;对于人性的多面,我们予以客观揭示却不必站在道德的高地予以主观置评。这也是此书给予我的启示。

江湖游民的挣扎与追求

——读《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

□彭忠富

08tqb1103008_005_01_b.jpg

 

闻一多曾说过:“在大部分中国人的灵魂里,斗争着一个儒家,一个道家,一个土匪。”儒家奔走的是朝廷庙堂,道家向慕的是山林归隐,他们的思想意识既截然对立又互相补充,并构成文人士大夫思想意识的两面。所谓“土匪”,就是游民中敢于冒险、敢于以激烈的手段进行反社会活动以求得生存的那一部分人。他们采取了非常手段在社会上进行无目的的挣扎。

 

游民主要指一切脱离了当时社会秩序的人们,其重要的特点就在于“游”。他们缺少稳定的谋生手段,居处也不固定,他们中间的大多数人在城市乡镇之间游动。迫于生计,他们以出卖劳力和脑力为主,也有以不正当的手段牟取财物的。他们中间的绝大多数人有过冒险生涯或者非常艰辛的经历。学者王学泰认为,鲁迅先生所塑造的阿Q,就是一个流浪于城乡之间的典型游民。他没有固定的职业,没有稳定的收入,没有确定的住所,没有家庭,更没有宗法,甚至连自己姓什么都拿不准。赵秀才入学时,他称自己也姓赵,仿佛与有荣焉,结果让赵太爷打了一巴掌,又不敢姓赵了。

 

王学泰认为,自宋代以来,中国社会中的确存在着游民阶层,这个阶层由于独特的经济地位、社会地位和生活经历,他们的确有属于自己的思想意识。这种意识主要从游民知识分子所参与创作的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特别是江湖艺人所创作的话本小说、讲史小说、某些通俗戏曲和曲艺作品成为游民意识、游民文化的载体。如《水浒传》及其相关的戏曲、《三国演义》、“说唐”小说系列等。反映游民思想情绪的文艺作品,不仅会引起与他们同命运的人们的共鸣,也会使得并非游民阶层的人们受到游民思想的熏染。

 

王学泰提出的“游民文化”与吴思的“潜规则”、余英时的“士文化”被称为中国当代三大人文发现。最新出版的王学泰著作《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年7月)包括《脱离了宗法与家族秩序的人们》等12章,是一本介绍中国古代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关系的书。本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游民、游民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学的密切关系。

 

王学泰从游民社会化的角度探讨了江湖问题。江湖充满风波艰险、刀光剑影、阴谋诡计和血仇报复,是游民生活的空间。他们在这里挣扎、冒险,可以凭着自己的力量获得生活的权利,甚至会取得发迹的机会。然而,这里的风波险恶绝不亚于朝廷,游民之间的斗争更加激烈,手段更加残酷。王学泰指出,如果我们不从游民和游民文化的角度考察这些问题,就会把武侠小说看作是无中生有,看作完全是作家头脑中想象的产物、与现实生活毫无关系。

书中意

□刘云燕

深秋的清晨,打开电视,正播放着一篇配乐散文《秋天的思念》,这是著名作家史铁生的文字,我已经不止一遍读过、听过,甚至还特意在深秋时去过他经常去的地坛公园,可是,依然没有今日听时的感受强烈。

 

我一个人听着音乐中缓缓读出的文字,竟然潸然泪下。他写自己双腿瘫痪后,脾气暴怒无常,母亲就悄悄躲出去,在作者看不到的地方偷偷地听动静。“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母亲因为孩子的一句答应就喜出望外,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又站起,说要赶紧准备准备。

 

当我已经人到中年,也为人母后,才读懂了母亲面对着双腿瘫痪的儿子那种敏感和小心翼翼。在我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之一父亲后,我也读懂了那份深秋的思念。当看到落叶飘零时,我总会想起那个在自己生命中给过我无限温暖的人,想念他的微笑、他的细腻、他的豁达、他的一点点执拗,想他把所有好吃的东西都留给我,想他曾经也有过的小心翼翼,当那股想念如泉水般奔涌时,泪就不由得流下来。初读不知书中意,读懂已是书中人。我们在历经了岁月所有惊喜亦或是悲伤的礼物后,似乎对于生命有了更加厚重的感悟。而此时,再听到那些经典的文字,就有了共鸣,有了几许感同身受。

 

青春少年时,固执地认为一份体面的工作,姣好的容貌与身材,多多益善的金钱才是人生追求的目标。慢慢的,见识了形形色色的人,走过了各种或曲折或蜿蜒的路,才突然明白,世界是精彩纷呈的。每个人有着自己不同的生活方式,允许花成为花树成为树,允许自己做自己。而当我也犯了很多错误,有了很多遗憾时,再来读那句话:“无论你遇见谁,他都是你生命中该出现的人,绝非偶然,他一定会教会你一些什么,所以我也相信,无论我走到哪里,那都是我该去的地方,经历我该经历的事,遇见我该遇见的人。”突然,我少了一些自责,有了更多的豁然开朗。

 

少时不懂书中意,是受我们所行的局限。当我第一次读《额尔古纳河右岸》时,只会知道在寒冷的冬季,皑皑的白雪中,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与驯鹿相伴而生,晚上睡在可以望得见星星的地方。人们在那里享受着繁星、篝火、苔藓、鹿群、歌唱带来的幸福。那是一个空灵的世界,悠扬婉转,驯鹿很温顺,有自己的信仰,万物生长,但又在悄无声息中死去、灭绝。而当我有一天,真的走到了大兴安岭,深度了解鄂温克人,我更理解了迟子建老师笔下那个史诗般的画卷。在这里,动物和植物和谐相处,一切充满着灵性与可爱。即使面对死亡,也平静而无所畏惧。他们逐苔藓而居,活得自由洒脱。此时,我才明白,我们读书、行走是为了找回自己,找到那个干净、纯粹的自己。懂得如何顺其自然的生活。即使悲凉,也要乐观以对的人生智慧。

此去经年,希望归来时心依然年轻,始终保有那份纯净,让自己的生命坚韧而厚重。

入盘门

□王太生

《吴船录》是宋代范成大的一部书,所记为作者自四川制置使召还,从水路赴临安的旅历。范成大在书中说,“淳熙丁酉岁五月二十九日戊辰离成都”,历时五个月到苏州。在书的末尾,“戊辰。未至浒墅十里所,泊。己巳。晚,入盘门。”

 

入盘门,有“收了”的意思。这个人的精神、体力、眼神、情绪、口味、冷暖、乡愁……全收了。几个月的旅程,一次离别与抵达,归于终结。一路上,沐风栉雨,晓行夜宿,走走停停,住民宿,歇古寺,或者就干脆睡在船上,其间的艰辛、喜悦、别离……无从言说。

 

入盘门,有禅僧入定的意味。一条船,在江上风里来、雨里去,浪里摇行了几千里,入盘门,人、船已乏,桨棹俱停,任由惯性,徐徐滑行,在水道上犁一道清晰的水痕。

 

盘门在苏州城西南处,古运河之畔。入盘门,当然是入水城门。对范成大来说,入盘门就是回到江南,回到故乡,闻到熟稔湿润的泥土植物气息。

 

入盘门,亦有牙齿咬断菜根,倦鸟归林的情境。它是一次漫长驿旅的结束,收缰提绳。一条船,渐渐消失在姑苏繁花深柳之中。

 

那时的盘门,也许桨声欸乃,高高的青砖城墙攀着爬山虎,或者其他什么藤蔓植物。范成大远远地站在船头,看到盘门,他表面上平静,其实内心已经柔软。

 

对范成大而言,那一年的吴船之旅是一只梨子的生长过程。船离开时,岸边开着漫天梨花;抵达时,那头梨花已结出大梨子。我所想到的《吴船录》,不是这三个字的收尾,或许是作者听到亲切软语,细数吴地熟悉而风雅的地方。这些,范成大都无暇顾及,他在船上远远地望见一座城,入城便是心安。

 

人生是一场归途,做官的解甲归田,中年渐渐归入老境,热闹的归于宁静,美貌归于平实……所以,老范以日记的方式,笔触所至,讲述他的吴船,记述他所看到的风物,也记一路上的艰辛。对船已进入吴地,文字反而极简,不写岸上挑担人影,也不说内心如何开心,开心得像电影镜头中那样,立在船上激动呐喊,喜极而泣。当船过了一架桥,又过一架桥,城与人近在咫尺,“入盘门”三字只是不动声色,一脚跨进吴地。

 

其实,对现代人来说,《吴船录》是一次时光奢侈的旅行,这里面不光有从前慢,还有神态的悠闲,旅途上虽苦一点、累一点,过程冗长,但路上有景可赏,有友可访,有文章可写,说走就走,想停就停,比较从属于个人内心。

 

我生活的小城以前也有水城门。北水关、南水关分别是这座城的两道水门。船自城外可进入城中河道,船过之处,两岸街景夹岸,人声攘攘。船既入城,可以驻泊歇息。船出城,如一只鸭子游向一片大水,烟波澄碧。

 

“入盘门”,一条船滑入城中,将一个人揽入怀中,同时也将一本书收了结尾。作者已弃舟登岸,寻一家小餐馆沽酒喝。

每一棵柿子树都结满了故乡

□马洪涛

晚秋的脚步

先于我抵达故乡的村东头

一排柿子树用火焰

把地平线燃烧成两段

左边是绣着白云的蓝色绸缎

右边是抽着炊烟的青砖瓦房

 

纤细的枝蔓伸长手臂

拦住了匆匆的步履

我驻足近距离观察

时间在枝干上錾刻的凹凸

像极了母亲手背上的斑驳

和额头上的沟壑

 

我恍然

柿子树是代替母亲站在村口

迎风眺望,掏出一盏盏红灯笼

把弯曲的小路照亮

微信图片_2020032012500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