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都澳白基湾海清鱼跃喜丰收

6月18日,都澳宁德三都澳白基湾。白基青山倒映在澄碧的湾海大海上,网箱中养殖的清鱼大黄鱼不时跃出清凌凌的水面。

曾几何时,跃喜由于传统的丰收“木质渔排+泡沫网箱”养殖方法,造成了海水污染、都澳大黄鱼品质变差、白基价格下降,湾海而渔民为了增收又养殖更多网箱的清鱼大黄鱼。

为了打破这一恶性循环,跃喜宁德市近年来坚持全面“清海”,丰收闯出了一条新时代念好“山海经”的都澳新路。

所谓全面“清海”,白基是湾海指宁德市全面开展海上养殖综合整治工作,在全省率先对传统的木质渔排进行升级改造,禁养区养殖全部清退,养殖区和限养区养殖全面推广使用新型塑胶设施。


三都澳新型塑胶环保渔排 阮传龙 摄

宁德市官井洋大黄鱼养殖有限公司是首批响应“清海”行动、升级改造渔排的企业之一,投资约5000万元,在白基湾的220多亩海域上建设84口深水抗风浪塑胶环保网箱,降低养殖密度,增加养殖深度。“升级改造后,水质变好,渔业病害明显减少,成活率变高,市场行情变好,预计我们公司今年养殖量达8000多吨。”公司董事长尤维德说。

经过全面“清海”,宁德市的养殖网箱基础设施条件位居全国前列,海上养殖规划科学、布局合理,有力推进大黄鱼产业发展方式向绿色生态化转变。宁德市的海上养殖综合整治成效得到了国家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肯定,成为全国水产养殖高质量绿色发展典型。

2022年,宁德市大黄鱼产量达19.47万吨,占全国八成左右,其中出口约20000吨,占据国内外近90%的市场份额,全产业链产值超百亿元。

这是一次打通“两山”转化通道的成功实践。长期以来,大黄鱼是宁德老百姓的“致富鱼”,大黄鱼产业更是有着“一业兴带动百业旺”的重要经济地位。宁德市面对海水污染与产值下降的困境,大胆采取措施,在全省率先开展海上养殖综合整治,最终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协调发展、互相促进,实实在在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 林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