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时节,如何养生?专家:润燥养阴,保肺防病

8月23日迎来二十四节气之处暑,处暑虽然在意义上已入秋季,时节生专但岭南地区大多仍在感受夏热的何养余威。

处暑时节,家润如何养生?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成杰辉建议,燥养此时养生调理当以润燥养阴,阴保保肺防病为重点。肺防

饮食清润避辛燥

当前,处暑气候正由暑天的时节生专湿热缓慢向干燥转变。高温之下人体仍然汗出较多,何养且温燥气候易伤阴津,家润不少人容易出现头发枯燥、燥养皮肤紧绷、阴保眼睛干涩、肺防口唇及鼻咽黏膜干燥、处暑大便干结难解等问题,此时饮食养生当注重“清”“润”二字。

“秋季正是大量瓜果收成之时,清凉润燥宜多吃黄瓜、西红柿、胡萝卜、莲藕、马蹄、葡萄、梨、柿子、柑橘、甘蔗等甘润多汁的瓜果。”成杰辉建议,日常饮食应当戒除辛燥,食用麻辣、烧烤、煎炸等食品容易损伤阴液,应当尽量避免。

适当秋冻渐添衣

秋天气候刚稍稍凉爽,仍处于季节交替的阶段,气候尚不稳定,且初秋仍有秋老虎,不宜添衣过猛过快。广东地区暑热仍未退尽,白天仍然炎热高温,应穿着清爽的夏装;早晚温差开始变大,添衣宜循序渐进,有利于锻炼机体对逐渐变冷环境的耐受能力,从而起到保健防病的作用。

成杰辉表示,“春捂秋冻”是有条件的,并非所有人都适合。青壮年或健康少病之人可适当“秋冻”以增强体质,老人、小孩及体弱多病之人则不适宜。尤其素有慢性胃肠疾病、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或心脑血管病等疾病的患者,遇寒容易发病或加重病情,应当时常注意御寒保暖,切忌盲目“秋冻”。

睡眠安怡应秋气

睡眠具有消除疲劳、恢复精力、促进生长发育、延缓衰老、提高免疫力等作用。随着暑气渐渐退去,早晚的气温相对凉爽,应调整睡眠时间,适当早卧以应秋气,提倡处暑过后睡眠时间比夏夜“多一个小时”。对于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容易出现难寐易醒等睡眠问题,更应寻求适宜的方法争取提高睡眠质量。

成杰辉建议,夜晚睡前可用热水泡脚,能起到潜阳纳气、促进睡眠的效果。泡脚后若再行足底的涌泉穴按摩,更能潜阳助眠、补肾益精、健体延年。睡前不宜观看恐怖、悬疑、暴力等视频,不宜嬉笑打闹,应当营造恬静安怡的睡眠环境,保持心境平静,心静则神安,神安则精藏,才会有高的睡眠质量。

运动伸展解秋乏

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只要作出适当的活动调整,则可缓解秋乏症状。暑时期早晚天气渐趋凉爽,此时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如广场舞、太极拳、八段锦、慢跑、打球等运动可锻炼身体,增强心肺功能,增加肌肉力量,能起到有效缓解秋乏的作用。

“但需要注意的是,秋主收降,此时运动强度不宜过剧,适当锻炼能增强机体的应激能力,保持良好的功能状态,能有效缓解秋乏症状。”成杰辉提醒,若运动过度,能量消耗过大,反而会增加身体耗损,加重困倦疲劳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