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台风,广东这些人刷屏了!

一夜过去,一夜台风台风“苏拉”已然登陆,广东成为今年来登陆广东的人刷最强台风。

就在前一天,一夜台风广东汕尾、广东揭阳、人刷汕头、一夜台风惠州、广东深圳、人刷珠海、一夜台风中山等沿海城市陆续宣布实行“五停”。广东

有网友说“‘苏拉’把广东海岸线描了一遍”。人刷

有人枕着窗外的一夜台风雨沉沉睡去,有人彻夜未眠、广东冲锋在前,人刷有人清晨接力、奔赴一线。

今早,广东部分城市有序解除“五停”措施。今天12时,广东省防汛防旱防风总指挥部将防风Ⅰ级应急响应调整为防风Ⅱ级应急响应。

台风一夜背后,还有哪些故事?

图片
9月1日22时起,珠海全市实施交通管制,非应急救援车辆禁止上路,全体市民务必留在安全场所,做到“人不出门、车不上路”。南方+记者 吴明 摄

“苏拉”过境
数千工人体育馆内安然一夜

昨夜,来自周边十个项目的3917位工友被转移安置在深圳湾体育中心。尽管体育中心外倾盆大雨,但体育中心里灯火通明,工友们有说有笑,仿佛“苏拉”仍在千里之外。

图片
南方+记者 董天健 见习记者 钟志辉 摄

深圳湾体育中心外的雨愈下愈急,“苏拉”的脚步也越来越快。

深圳湾体育中心停车场里,路两旁穿着红色背心的志愿者们,正纷纷搬运刚送到的物资。一位工作人员笑称:“我们要全力满足工友们的需求。”

“厕所多、空间宽敞,灯也足够,食物很充足。”一位来自河南的工友介绍起这里的优点。

尽管从昨晚起,风雨接踵而至,但他觉得这些都没有影响到自己,“昨晚安安稳稳睡了六个多小时,睡眠质量很好。十分感谢服务的工作人员!”

图片
南方+记者 董天健 见习记者 钟志辉 摄

刚搬上来的宵夜,一饭四菜,荤素搭配。大家围坐在一起,相互分享着不同的菜肴。也有工友招呼着“红马甲”们,邀请他们坐下来一起吃宵夜。

粤海街道海珠社区党委书记陈慧斌也是“红马甲”中一员。从昨天开始,她就马不停蹄地安排物资运送、工友转移、管理划分等工作,“昨晚可能只眯了两个小时”。

图片
南方+记者 董天健 见习记者 钟志辉 摄

“红马甲”们在每个项目区域间悄悄移动,不仅分发物资,还与各个项目的负责人进行对接。“我们将网格化的工作经验运用到了转移安置中,以一个项目为一个网格,我们与项目负责人进行联络与沟通。”陈慧斌说。

看到工友们大快朵颐,陈慧斌感慨:“我们是相互奔赴。没有工友们的全力配合,不可能完成这么大的转移安置,很谢谢他们。”

吃完宵夜后,场馆内的灯逐渐调暗,工友们也纷纷躺下,陆续进入梦乡。“红马甲”们将垃圾运出场馆后,又转身返回,在“苏拉”逐渐逼近的威胁中,守护夜晚的安宁。

图片
南方+记者 董天健 见习记者 钟志辉 摄

75岁老人心脏骤停
医护与“苏拉”的生命竞速

9月1日18时45分,珠海市香洲区第二人民医院急救指挥中心接到了一通紧急求助电话。

珠海市敬老院一名75岁男性患者呼吸心跳骤停。经过仔细询问后,医院第一时间派出急救小组紧急前往救助。

图片

呼之不应、大动脉搏动消失、双侧瞳孔散大且固定、对光反射消失……急救小组到达现场后发现,患者身体体征已呈现多项危险信号。

紧急条件下,在将患者接回医院抢救的路上,急救组医生李璐、护士罗秀儒快速为病人进行心肺复苏。

图片

19时07分,病人回到医院,早已等待的急诊科医生赖扬忠带医护团队立刻对患者展开抢救。此时病人仍呼吸心跳停止,心电图呈一直线,血压、脉搏、呼吸等数值均为0,同时伴有双侧瞳孔散大固定、对光反射消失等情况。

为了将病人从“死神”手中夺回,医护团队争分夺秒对患者展开气管插管及呼吸机辅助呼吸等治疗。经过持续抢救,20分钟后,患者恢复呼吸心跳,心肺复苏成功。

图片

当晚,超强台风“苏拉”抵近珠海,珠海发布台风红色预警。医护人员24小时待命、加强危重症孕妇救治保障工作、心理热线24小时接听、畅通救治通道……

当天,全市82辆救护车、7辆涉水车救护车全部进入待命或备勤状态,各区26个急救分站、医疗急救人员约150人、急救车司机82人全部进入戒备状态。

图片

这是台风天,医护人员与狂风暴雨赛跑的一个缩影。

多人被困游轮、货船险些碰桥
化解危机时刻“在线”

昨晚19时15分,中山神湾消防接到警情:永易通码头有人被困游轮上,无法上岸。

一辆搭载着5名指战员的消防车火速前往救援。

消防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后发现游轮因风雨太大,轮船距离岸边过远无法靠岸,情况十分紧急。

消防救援人员经过勘察后立即确定救援方案,在做好防护的情况下,利用架设三节拉梯安全绳等安全防护装备,一边将被困人员转移到安全地带,一边仔细排查游轮确保无人员滞留。经过半小时的努力,全部被困人员被成功疏散。

当晚,中山港口海事处海事执法人员在横门西水道巡检船舶防台情况时,也帮助或面临碰桥风险的货船化解了危机。

执法人员发现,该船在日前已来到该水域防台,当天下午一名船员上岸买菜,后因傍晚风浪加大,临时离船的船员无法顺利返船。现有船员均不能熟悉操作锚机。

当时中山已逐渐进入“苏拉”的10级风圈,如该船不尽快起锚前往安全水域防台,极有可能触碰横门桥。

海事执法人员了解到情况后,迅速协助操作锚机起锚,并用海巡船傍拖协助起锚。成功完成起锚后,在海巡船的伴航下,货船航驶至中山港东海船厂水域,在当天22:15完成锚泊,有效化解了风险。

图片
深圳大鹏半岛东涌岸边,海浪汹涌。南方+记者 董天健 见习记者 钟志辉 摄

今天,“广东人防御台风有多努力?”“广东人应对台风熟练到令人心疼”等话题一度冲上热搜。

图片
图片

汕尾海上渔民餐馆的林老板租了12辆卡车停靠在店铺周围抵御台风。他说:“防范工作做好了,心里踏实。”

图片
汕尾海上渔民餐馆老板林先生租12辆卡车防范台风。

让人心里踏实的,更有坚守岗位的全方位守护

台风“苏拉”强度大,路径多变,防御难度大,致灾风险高。

广东接连三天对防御“苏拉”进行动员部署,从“备战”“临战”到“接战”,打起十二分精神战“苏拉”。详情>>>

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安全大过天,防汛防台风这根弦丝毫不能松。

图片

仅在8月30日至9月1日,广东就通过三大运营商发送了预警短信近7亿条次,创下台风全网预警信息数量历史新高。

截至9月1日上午,全省各地已提前转移危险区域人员超78万人

省武警总队已派出26个前进指挥组到重点地市支援,其中救援人员3407人、装备器材2万余件

广东消防投入近万名救援人员参与防御救援行动。全省消防救援队伍已进入24小时临战状态,119指挥中心全席位开放。

不少建设项目暂时停工,各行各业也纷纷调整“生产模式”,确保生产人员安全,减少损失。

图片

台风过境之后,清晨,交警、医护人员、园林工作者、城管人员、供水供电人员、消防人员纷纷出动,更有无数志愿者、群众,大家纷纷走上街头。

“五停”解除,列车恢复开行,路段解除管制……一切又逐渐开始恢复如常。

图片
在珠海香洲区园山路,环卫工人快速清理树路障,以便居民出行。图源:珠海特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