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韵|悦读(2023年12月15日)

tqb2023121508.jpg

你就是湾韵自己的答案

——读梁晓声《人间处方》有感

□胡胜盼

08tqb1215008_001_01_b.jpg

人生就像一场漫长的旅途,我们在这个旅途中会遇到形形色色的悦读人,经历各种各样的年月事。梁晓声经历过世间悲喜,湾韵对人生有深刻的悦读体悟和认知,能看懂当代年轻人的年月痛苦与迷惑,读他的湾韵散文集《人间处方》,仿佛一剂解药,悦读沁人心脾。年月

 

《人间处方》是湾韵梁晓声2023年出版的散文集,是悦读一本写给万千青年的人生答案之书,共收录24篇精美散文。年月全书分四辑,湾韵漫谈二十四场人间百态,悦读评说二十四个人生道理。年月作者与年轻人谈理想、论孤独、说爱情、聊人生。书的风格温暖而妥帖、冷静而客观、真诚而有爱,为生活中有着诸多不顺心、迷茫、烦恼、焦虑的你我拨开层层认知理念里的迷团,走出精神藩篱,重获自在人生。

 

人人皆是舞台上的演员,又是生命里的看客。梁晓声以敏锐的观察和厚重的人生阅历,对俗世人间芸芸众生的上下求索见微知著;对滚滚红尘红男绿女的左右摇摆以浅见深;对熙攘社会普罗大众的居安思危以一斑窥全豹。说到爱情,他说:现代人的爱情“掺入了太多太多的即兑功利”,“变得越来越接近于生意”。“爱情之所以不动人了,是那种似乎在冥冥中引导两颗心彼此找寻的宿命般的因果消弭了。”谈到理想,他说:“更多的时候锲而不舍是没有用的,倒莫如从自己人生的‘节目单’上减去某些心所向往的内容,这更能体现人生的理智,因为那些内容明摆着是不适合某些人的人生状况的。”论及孤独,他说:“学会与自己交谈,哪怕仅仅做这一件在别人看起来什么也没做的事。要有点儿离群索居的气质,要有点儿孤独的能力。”聊到关系,他说:“你不必说过多应酬的话,也不必参加过多的活动,先建立好和自我的关系,和世界的关系,和一本书的关系,和你养的小猫小狗的关系,和一盆花的关系。”

 

梁晓声的文字初读像水一样平淡、简单、不起一丝波澜。然而,倘若咀嚼细品,就会发现如酒一般浓郁香醇。所谓人生的价值,只不过是要认认真真、无怨无悔地去做最适合自己的事情而已。有理想有追求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活法,不被某一不切实际的理想或追求所折磨,调整选择的方位,更是积极主动的活法。《贵贱揭示的心理真相》写道:“全部人类道德的最高标准非其他,而是人道。凡在人道方面堪称榜样的人,都是高贵的人。”《人生和它的意义》又是良言在耳:“哪怕命运从一个人身上夺走了人生的意义,却难以完全夺走另外一部分,就是体现在爱我们也被我们所爱的人身上的那一部分。”从《人世间》到《人间处方》,梁晓声紧紧把握时代脉搏,对症下药,开具处方。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不能只关注眼前的得失和荣辱,而要学会用长远的眼光看待未来。当我们以一颗平静的心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时,才能够真正地享受生活,从中获得更多的成长和收获。《一个加班青年的明天》中的主人公张宏就如同我们中的大多数——从小城走来,背负着家庭的重担,不敢奢求明天,为了钱一味地透支自己。《大众的情绪》中作者把人的嫉妒比喻成心里形成的“积雨云”,而文化正是驱除嫉妒的利器,但它却不能驱除一切人的嫉妒,正如风和阳光不能吹散天空中的每朵积雨云。《我的“人生经验”》,梁晓声分享了四个容易被人忽视的经验:一类事尽量少做——面对有明确规定的事情,就不要心存侥幸,按规则行事;有些话尽量不说——在工作中要慎言慎行;某类人,要尽量包容——也许他们另有隐衷;一类事做了就不后悔——信直觉,漠然而过,内心不必有什么不安,若直觉使自己相信了,施与了,即使人人冷眼相对,亦当不悔。

 

每个人的人生也都有可能因一份“人间处方”而豁然开朗。《人间处方》用温情和智慧告诉我们:人生就像一杯清茶,淡而有味。只有将心态调整到最平静的状态,才能够真正品味出其中的滋味。找到内心的安定、平静和有把握,才能不随波逐流。在迷茫的世界里,做清醒的现代人。人生不必四处看,你就是自己的答案。

在严寒中绽放的冰花

——品读小说集《一团坚冰》

□孙功俊

08tqb1215008_003_01_b.jpg

作家杨知寒的小说集《一团坚冰》收录了九篇作品,九个不同故事没有太大的跌宕起伏,也没有太多的扑朔迷离,却引人深思。杨知寒以敏感细腻的笔触,精准地捕捉到了他们的精神和心灵世界,在众声喧哗中发出声响,用文字重塑和捍卫他们生命的尊严,在绝处逢生中“将寒冰点燃”。

 

首篇《连环收缴》叙述了迟、燕两家数十年的恩怨。迟桂香的丈夫燕来臣作恶多端,入狱服刑,其间迟桂香的哥哥迟敏和嫂子一直照料迟桂香和一双儿女,但迟桂香母子却对哥哥一家充满莫名的恨意。出狱后的燕来臣恶习不改,忍无可忍的迟敏在家中杀了燕来臣,让两个家庭的矛盾继续在两个女人之间、子女之间扎根。作者没有采用线性叙事,视角在不同人物和时间线上跳跃腾挪。故事里不只有北方的苍凉,还有南方的阴冷。冷的不是现代文明的都市丛林,而是人的内部绞杀。

 

《出徒》从小学二年级写起,每个寒假“我”都挑着母亲做的山楂糖葫芦到集市上售卖。母亲小时候腿摔残疾了,虽然学习成绩不错但却不能继续上学,后来嫁给父亲专心培养孩子。因家庭开支拮据,母亲的腿走不了远路,于是在院子里种上几棵山楂树,冬天做成糖葫芦让父亲和“我”去集市上卖。起初“我”不愿意,喊不出口。作者的这段描写令人动容:“母亲让我在院里东走几步,西走几步,南走几步,北走几步。等走回到她面前,听见她说,这院子就这么大。不多学点本事,即便你手脚健全也会和妈妈一样是个废人。你想做思想上的瘸子吗?”后来“我”开始习惯去卖糖葫芦,甚至爱上这种挣钱的感觉,导致初中时学习成绩下降,母亲后来就不让“我”去了。作者的笔调刻画了东北农家为生计而作的挣扎和奋斗,以及亲情中不可避免的人性冲突。

 

《水漫蓝桥》多了几分烟火气,以两道东北菜雪衣豆沙和酥黄菜串联起剧团下岗老演员刘文臣的一段隐秘爱情。刘文臣在暮年病弱之际思念年轻时的恋人,依靠恋人喜好两道甜食的线索,央求厨师帮他寻人,最终迎来了温情的结局。《邪门》通过姥姥的讲述,姨夫的形象越来越清晰。之所以提到姨夫,是因为姥姥看到“我”的男朋友和姨夫特别像。姨夫和老姨恋爱两个月就闪婚了,后来姨夫打孩子、打老婆,还赌博,最终和老姨分道扬镳。“生活真的邪门,本来可以过上好日子,偏偏有人亲手将自己生活推向深渊。”

 

在杨知寒笔下,雪是普遍存在的意象。《大寺终年无雪》《瑞贝卡》中的李故和李小瑞演绎了“雪的两种命运”。前者在人生的豆蔻年华便将自己托付给了寺庙,避免了尘世的纷扰,保留了纯粹;后者历经朋友欺骗、爱人背叛、亲人忽视后绝望跳楼,如雪化水般的人生令人叹息。在李故和李小瑞的身上有个共同点,她们的家庭都不美满,没有父亲,也难与单亲母亲交流情感。同时,小说中总会出现一个“我”,在聆听他人故事的过程中不断潜入自己的过去,并借此重新思考“我”与父母的关系如何维系这一问题和当下孤独个体的生活意义。

 

杨知寒善于揭示人性荒芜的一面,但她并没有肆意呈现仇与恨,而是在生活狠辣绝决中保留一抹温情,将仇稀释、把恨化解。那种凌冽逼人的人际关系,恰好与人物形成鲜明对比,就像小说中屡次出现供暖不足的楼群。每一个冷冷故事背后都隐喻着人性中的善与恶。

 

《一团坚冰》既是一部小说的题目,也涵盖了全书九个故事的内核。读这些故事如同从被冻住的外部,看到了冰块内部一个个细小的裂纹。冰的形态可能随着温度产生变化,正如这些故事,看似残酷,给人寒冷的感觉,但也有温暖和希望。故事结局的走向就像冰可能融化成水,坚硬的、残酷的都将会消失。

呈现斑斓多姿的秦艺术世界

——读《秦始皇陵之外:秦艺术新视域》

□刘昌宇

08tqb1215008_005_01_b.jpg

上世纪70年代中期,秦始皇陵兵马俑坑的出土轰动了全世界,这一考古新发现旋即被很多人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如今,近半个世纪过去了,有关秦始皇陵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歇,各国学者围绕着这座皇陵,从各自的学术立场,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秦始皇陵之外:秦艺术新视域》便是其中有代表性的论著。该书以秦陵出土文物为主线,为我们深入解读秦的执政理念、艺术创新和文化交融之路,生动呈现出一个斑斓多姿的秦艺术世界。

 

秦始皇陵始建于嬴政13岁当秦王时,在他执政37年以及故后的两年时间里,秦陵一直在修。在近40年的修陵过程中,秦始皇陵创造了众多的奇迹。据现代考古探测,埋葬秦始皇灵柩的地宫深藏于封土之下的30余米处,整个地宫之中布满了大量的水银。除此,陵园内外还有近200座陪葬坑,有铜车马、百戏俑、铠甲坑等,整个陵区面积约56平方公里。1974年的那次挖掘,除兵马俑外,还出土了青铜鹤、陶马、铜钺、石俑等大量精美的文物,充分体现出秦朝在冶金、铸造、雕刻、绘画等方面高超的艺术水平。

 

全书收录了10位全球研究秦陵及秦艺的专家学者的学术文章,围绕“继承、创新与政治”“都城、陵墓与祭祀”“历史、文化与艺术”“交流、互动与碰撞”等四个主题,从考古学、图像学、古文字学等维度,系统解读了秦艺术与历史。全书认为,秦始皇陵兵马俑坑的发掘,不仅展示了秦帝国在皇陵建造上的极尽奢华,而且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对于秦的认识。通过对大量出土文物的深度解读,有迹可循的是,秦国之所以能在群雄并起的战国时代脱颖而出一统六国,原因就在于历代君主能够针对乱世实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难能可贵的是,这些研究秦陵学方面的专家,除了专注于兵马俑出土文物史学价值的分析外,还把探究的目光,放之于秦陵之外秦都城、祖庙及周边古墓的文化寻根上。通过对这一系列古迹的挖掘,进而得出结论,这些不亚于兵马俑坑的遗址,不但揭示了秦城市规划和宫殿建造的独特特点,而且还形象地展示了秦代意蕴深长的丧葬习俗。令人叹服的是,专家们对秦帝国都城咸阳的剖析,则有力地说明,两千多年前的秦人,在城市建设中,已经把古老的天象学,深深融入都城规划、工程设计和选址建造上。秦人对“天人合一”理念的尊崇,实则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权力关系、人口流动、宇宙观的再认识。除了金、器、石等大宗文物外,秦地出土的竹简《编年纪》亦以高度凝炼的笔法,逐年记录了先秦时代的群雄争霸,以及帝王将相的生死浮沉。一部《编年纪》,看似寻常,却开创了用平实之笔忠实记录历史的先河,也为后世的历史书写提供了鲜活的文艺范式。

 

《秦始皇陵之外:秦艺术新视域》以翔实的史料和精辟的论述,力求从多维视角,全面展现有关秦的最新考古发现,并通过国际秦陵学大咖们的多元论证,深化公众对秦艺术的认知。

书读到哪里去了

□赵宽宏

年少时,在我们那里常听到有父母责斥子女:书读到哪里去了。不消说,这是子女少不更事,有违礼数,或顽劣、或轻狂,在讨骂。自然,那时我也被责斥过。其实不光因为少不更事被责斥,有些成年的读过书的人,因为不靠谱也会被人责斥“书读到哪里去了”。

 

被责斥“书读到哪里去了”,说明书没读好,没有“明得”,甚至没有“晓得”。据《传习录》记载:

 

一友问:“读书不记得如何?”

 

先生曰:“只要晓得,如何要记得?要晓得已是落第二义了,只要明得自家本体。若徒要记得,便不晓得。若徒要晓得,便明不得自家的本体。”

 

在王阳明看来,读书有三层境界,即所谓的三“得”:记得、晓得、明得。

 

人们为了生活,为了工作,为了应付各种各样的考试,追求的往往是读书的“第三义”:记得。为了记得,总要苦啃书本,并反复背诵,死记硬背,甚至头悬梁、锥刺股,直至烂熟于胸,在考试时能够得心应手,从而顺利过关。但是“记得”的再多,却不明白其中道理,人的精神境界没有得到提升,人的品质没有“过关”,自然就要被责斥:书读到哪里去了。

 

不过“记得”二字,也为难过古往今来的若干人。郑板桥弟弟就曾跟郑板桥大倒苦水,说自己读书总是记了前面忘了后面,要是自己能够“过目成诵”就好了。当然,有人天资聪颕,读书也许能够过目不忘,把看过的所有东西都“记得”了,可这除了是个“行走的书柜”,能够信手拈来,自如地应试外,对提升自己其实并没有多大用处。郑板桥在《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的信中就这样说过:“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千古过目成诵,孰有如孔子者乎?”王阳明也认为,读书不是为了“记得”,读书的目的在于思,思而后知,即“晓得”,是指以理解文义为目的的读书。当然,甚至连这“晓得”,也只是读书的“第二义”。因此,还是会被人责斥:书读到哪里去了。

 

什么才是读书的“第一义”呢?“晓得”看似是记下了很多东西,也明白了很多道理,但还不能将这些“知”付之于“行”,这就无法使自己的思想境界有所提升,还做不到“此心光明”,即“明得”。王阳明认为,“明得”是将书中精妙之处、微言大义,通过思考得以吸收。是指与自己本心互相照应,明确心之本体,并能落实于事的读书体验,即所谓的“知行合一”。

 

我们读书,最终是为了“明得”。在我看来,明事理,知行合一,其实也是朴素的,就是做一个诚实、仁义、善良、友爱、尊老、节俭、自食其力……的人。然而,生活中很多人却并没有明这个“理”,更没去“行”,那书读了跟没读一样,甚至连他们没读过多少书的父母都深感失望,不仅仅受到“书读到哪里去了”的责斥,而更要让人狠狠地在心里骂一句: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围炉煮酒消漏长

□申功晶

我少年时所住的老宅,屋宽且梁高,一到严冬,即便门窗紧闭,仍冷入骨髓。那个年代还没流行空调、地暖,屋里待久了,冷得出奇。我和堂兄便跑至低矮狭小的灶间,看叔祖母在煤炉上烧开水、做蛋饺……一边蹭余热取暖,一边读闲书消遣。在这天寒地冻的日子里,古人架起寒炉,温酒消寒,清代潘榕“围坐红泥小火炉,煮酒谈今夕”;宋代赵长卿“围炉面小窗,对火怯夜冷,猛饮消漏长”;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更是风雅无双,“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风雪、火炉、好友、美酒,勾勒出一幅暖意融融的消寒图;冬天不是写诗天,连笔耕不辍的诗仙李白也偷了个懒,“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水浒传》里鲁智深“用手扯那狗肉蘸着蒜泥吃,一连又吃了十来碗酒”,常看得我垂涎欲滴,少年不知酒滋味,却在文学作品中受到极大的诱惑,这酒究竟为何物?引得无数好汉竞折腰!

 

长我三岁的堂兄,最懂我的心思,一日,堂兄进门,从身后掏出一个小酒瓶在我面前晃了晃:“我爸和我舅喝剩下的,咱哥俩尝尝鲜。”“酒不是大人才喝的么?”我迟疑不决。“怕什么,这是黄酒,活血暖胃,驱寒滋补。”堂兄将酒瓶置于煤炉上小温片刻,小小灶间须臾便盈溢着一股子酒香,他倒半碗给我,我呡了一口,甜丝丝的,还浸润着米香,那是我生平第一次喝酒。

东坡居士说:“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有酒无菜,着实干喝无味,可我们两个小孩,哪有能耐去整一桌子大鱼大肉?我努力“追忆”古人的下酒菜:“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诗仙李白拿“雕胡”,也就是茭白下酒;“问答乃未已,儿女罗酒浆。夜雨翦春韭,新炊间黄粱”,诗圣杜甫的下酒菜是翠色欲滴的小清新——韭菜;苏大胡子是个资深吃货,他在杭州当官,发明了浓油赤酱的东坡肉,令人食指大动;“民国第一吃货”梁实秋在《雅舍谈吃》中谈道,自己最喜爱的下酒菜是“先在沸水中烫过,然后掰开贝壳,一个个的都仰列在盘里,洒上料酒姜末胡椒粉,即可上桌,为上好的佐酒之物”的炝青蛤;美食家汪曾祺的下酒菜更是五花八门,火烤青椒、毛豆荚、咸菜烧鲫鱼、茶叶蛋、家常豆腐、炒花生……这些极普通的家常菜,也是他最喜爱的下酒菜;最最深入人心的“国民下酒之物”,莫过于鲁迅笔下“有钱买酒、无钱买菜的人也能吃得有滋有味”的茴香豆。我们忽地福至心灵,跑到自家堂屋里,拿了猪肉脯、花生米、鹌鹑蛋、卤汁豆腐干等零食充当下酒菜。

 

瞧我哥俩吃得有滋有味,年长的大表姐也加入我们,从两人对饮,变成三人小酌。寒假中午,表姐会亲自炒几个小菜,我和堂兄则各从自家橱柜里打包红烧狮子头、酱牛肉、猪口条、茶叶蛋等拿到灶间。在我印象中,最下酒的莫过于韭黄炒鸡蛋和香煎凤尾鱼,前者鲜洁爽口、香嫩下饭,后者又甜又咸、嚼劲十足。每逢冬至,贤惠的大伯母会端一盘热乎乎的白菜猪肉饺专门送到灶间,配上刚烫好的黄酒,我们三人喝一口酒、咬一口饺子,可谓“饺子就酒,越喝越有”。酒足饭饱,打打扑克、下下五子棋,堂兄还把叔祖母卧室里的收音机拎出来,围在一起听单田芳说《隋唐演义》《白眉大侠》……有一搭没一搭聊起了佐酒之物,堂兄极喜贾宝玉在薛姨妈房里就酒的鹅掌鸭信;表姐的口味比较独特,羡慕周作人用“四臭”即臭苋菜、臭豆腐、臭冬瓜、臭卤菜下酒;我则饶有兴致琢磨起“一代怪杰”金圣叹砍头前和监斩官开的玩笑“豆腐干与花生米同嚼,有火腿味”。我曾试着用豆腐干卷起花生米,却怎么都没吃出火腿的味道。或许,圣人和凡人的味蕾构造有差异吧。

 

其实,富人有富人的享受,北京八大饭庄下酒菜有四海四山、八仙八素,奢侈得“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穷人有穷人的吃法,手心里攥一撮盐末,手指头蘸点,吮到嘴里,仿佛下酒的是珍馐佳肴;文人有文人的讲究,雅致高尚如周瘦鹃,讲究喝酒要十三炒,如炒虾仁、炒腰花、炒鳝丝、炒蟹粉、炒塘鳇鱼片……他的夫人亦是烹饪高手,几样下酒小菜顷刻上桌:一碗咸肉炖鲜肉、一盘竹笋片炒鸡蛋、一碟肉馅鲫鱼、一盅笋丁炒蚕豆,香味十足又好下酒;粗人自有粗人的乐子,“摊摆在胡同口,蹲在那儿喝”一壶酒、一碟菜,快活似神仙。窗外鹅毛飘飘,屋内人间烟火。万籁俱静之际,大表姐取出铅笔,专心素描,她有一个“画家梦”。堂兄打开课本,默诵英文,他有一个“托福梦”。我则饶有兴致地翻我那本扉页泛黄的线装版《水浒传》。

 

又一个大雪封门的严冬,老宅早已搬迁,我坐在开着暖气的敞亮楼房里,此时,大表姐早已成为某大学美术系一名教授;堂兄则远渡重洋,拿了绿卡定居美国;我闲来无事,读读书、码码字、赚点稿费,忽而忆及少年往事,整了一碟茴香豆、一盘苏式卤鸭、一碗韭黄炒鸡蛋和一壶绍兴老酒在桌上,我嚼了豆、吃了菜、又喝了酒,却发现酒和菜,再也没有当年的滋味了。

微信图片_2020032012500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