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咪咕视频看足球名嘴解说成中国球迷“烦恼”

到咪咕视频看足球名嘴解说成中国球迷“烦恼”

日期:2023/02/07 01:19作者:佚名人气:

导读:在冬奥会后有所沉寂的烦恼咪咕视频,凭借卡塔尔世界杯这个大型赛事,到咪再次回到了视频平台的咕视国球流量“C位”。并顺势推出了《鏖战世界波》、足球《世界杯最强音》、名嘴迷《詹前顾后》等多个衍生节目,解说其中《世界杯最强音》播放量最高,成中8期节目播放量达到了3.而世界杯也为咪咕视频带来了正面的烦恼反馈。在俄罗斯世界杯结束后,到咪咪咕视频的咕视国球日活渗透率便从1.不难推测,本次卡塔尔世界杯之后,足球咪咕视频的名嘴迷热度与流量还是会回到低谷。...

冬奥会后沉寂的解说咪咕视频,借助卡塔尔世界杯再次重回视频平台流量“C位”。成中

背靠中国移动,烦恼咪咕视频从2018年开始在体育赛事上大展“野心”,先后拿下俄罗斯世界杯、2020年欧洲杯、东京奥运会、北京冬奥会、卡塔尔世界杯等赛事冠军。 比赛版权。 还承接了欧洲足球五强联赛、NBA、CBA、中超、欧冠、排超、UFC等垂直体育赛事的版权。

在视频平台,即便是“爱优腾”在体育版权业务上也难以与咪咕视频相抗衡。

不过,除了体育赛事之外,咪咕视频还没有构建更多留住用户的内容能力,这也使得咪咕视频的知名度高度依赖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 而一旦活动结束,用户就会像退潮一样流失。

同时,大型赛事高昂的版权费也在拖累平台的盈利能力。 过去几年,砸钱买体育版权的乐视体育、PPTV、腾讯视频等并没有收获满满的收益; 近年来,阿友腾等人逐渐减少体育版权费用的支出。

当优势成为瓶颈时,站在体育版权塔顶的咪咕视频就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咪咕体育赛事“宇宙”

卡塔尔世界杯赛程已接近一半。 去抖音看前国脚解说,或者在咪咕视频上看球星解说,已经成为中国球迷甜蜜的“烦恼”。

在体育赛事解说方面,咪咕视频在北京冬奥会期间收获了一份“甜头”。

当时,“王猛问黄健翔是不是不相信我的眼睛”、“王猛的眼睛是尺子”等多个词条登上了各大平台的热搜,成为冬奥会之外的佼佼者。 有意思的是咪咕世界杯解说排班,咪咕视频也成功出圈,实现了新增。

本届世界杯,咪咕视频依然坚持聘请专业解说团队。 邀请了1978年在中国首次转播世界杯的解说员宋世雄带队,詹骏、张璐等著名足球运动员加盟。并推出了《搏击世界浪潮》等多档衍生节目。 、《世界杯最强音》、《战前秦后》等衍生节目,其中《世界杯最强音》播放量最高,8集播放量达到3.2亿。

咪咕视频豪华解说阵容 来源:网络

不仅如此,在母公司中国移动的5G技术优势加持下,咪咕视频此次推出4K超高清、原画HDR等高清直播,给粉丝最好的观看体验。

无论是运营还是技术,咪咕视频都展现出了留住用户的诚意。 世界杯也给咪咕视频带来了积极的回馈。

世界杯开幕后,咪咕视频挤进苹果应用商店热门应用栏目首页,高居免费应用总榜第4位,达到冬奥会后流量高峰。

在体育赛事的版权业务上,咪咕视频一直雄心勃勃。

2018年,咪咕视频斥资10亿元从央视手中买下俄罗斯世界杯转播权。 2020年,咪咕视频大放异彩,先后拿下东京奥运会、2020欧洲杯、北京冬奥会、卡塔尔世界杯等四大赛事的转播权。

此外,还收购了欧洲足球前五联赛、NBA(联盟版权)、CBA、中超、欧冠、排超、UFC等垂直体育赛事的版权。

据国际金融报统计,咪咕视频目前拥有30余项体育赛事版权,全年运营赛事8000余场,日均赛事20余场,总直播时长超过16000场。全年小时,成为行业领先的全场景体育赛事观赛平台。

咪咕咪咕广场舞_广场舞咪咕咪咕咪_咪咕世界杯解说排班

但花重金拿下体育赛事的版权,未必就是一笔好买卖。

2015年前后,腾讯、乐视、PPTV、优酷、万达体育、橙狮体育(原阿里体育)等掀起赛事版权“军备竞赛”,不少赛事版权费水涨船高。 但各平台在体育赛事运营上并未完成业务闭环,因此被高额版权费拖累的视频平台也不例外。

例如,乐视体育和PP体育这两家昔日的体育巨头,都因拖欠版权费而陷入财务困境,被注销; 万达体育上市不到两年退市; 腾讯体育也缩水整顿,不再执着于赛事转播,本届世界杯只采用图文直播。

咪咕视频能否打破视频平台对体育赛事的“魔咒”,或许还很难下定论。 但是,咪咕视频赚钱难是事实。

在用户付费模式上,咪咕视频与其他平台类似。 付费会员可以享受的福利一般包括无广告、画质更好,但也可以不用付费也能看清直播。 而且咪咕视频的VIP会员首月6元,一年108元,不算高。

大型活动的周期是一个月左右。 事实上,在活动结束后,很多用户并不会继续为咪咕视频会员付费。

据《南方周末》2021年报道,咪咕员工透露,咪咕视频被巨额版权费拖累,处于巨额亏损状态。

在中国移动2021年的财报中,咪咕的“成绩”只被提及:在北京冬奥会期间,带动中国移动的品牌曝光量达到718亿次。

咪咕视频一直没有解决的问题是没有足够的内容来吸引用户频繁使用APP。 对体育赛事的高度依赖,也让咪咕视频陷入了“周期循环”——用户随着比赛的开始而来,随着比赛的结束而离开。

俄罗斯世界杯期间,咪咕视频曾一度每天新增用户超过1000万,单月活跃用户增长率超过90%。 俄罗斯世界杯后,咪咕视频的日活跃渗透率从1.7%下降到0.6%。

东京奥运会期间,易观千帆数据显示,咪咕视频的月活跃用户为3600万,奥运结束后仅剩2500万。

不难推测,卡塔尔世界杯结束后,咪咕视频的热度和流量仍将重回谷底。

对于咪咕视频来说,事后如何留住用户可能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动感地带和咪咕

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咪咕,被母公司中国移动寄予厚望。

作为通信行业当之无愧的龙头企业,中国移动是中国盈利能力最强、规模最大的国有企业之一。 2012年,中国移动的净利润达到顶峰,超过1200亿元。 但此后,中国移动的净利润并没有增长,到2021年,净利润为1161.48亿元。

这主要是因为2015年之后,三大电信运营商启动了提速降费、大规模让利给用户的改革,加大了对以5G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固网业务的投入。 2021年,中国移动5G相关投资将达到1140亿元。 今年上半年,中国移动5G相关投资也达到了587亿元。

在电信业务“利润分配给用户”不变的策略下,中国移动还需要开拓电信业务以外的新业务。 如今,咪咕接过大棒——不仅承载着中国移动对新业务的探索咪咕世界杯解说排班,更肩负着母公司继续引领互联网时代潮流的“动感地带”的期待。

对于很多80后、90后来说,中国移动针对年轻人的客户细分品牌“动感地带”是一个非常深刻的记忆。

广场舞咪咕咪咕咪_咪咕世界杯解说排班_咪咕咪咕广场舞

周杰伦、SHE、潘玮柏都是《动感地带》的代言人 图片来源:网络

《动感地带》成立于2003年,用户数突破2000万只用了15个月。 它的目标受众是15-25岁的年轻人。在功能上,动感地带不仅仅是通讯,还包括铃声、视频、小说等。 以彩铃为例。 2010年之前,很多流行音乐都是从彩铃开始走红的。

《动感地带》曾经在年轻人中引领潮流,周杰伦也代言了近10年的品牌。 他主持的街舞比赛和歌迷会也是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品牌特权活动。 据统计,动感地带在高校的新增市场份额每年都超过80%。

但这已经是中国移动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之前的成就了。 “动感地带”早已从年轻人身边淡出,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又一个互联网巨头的产品矩阵。

中国移动不愿意向互联网公司“让路”。

2011年,中国移动推出“飞信”,功能与微信类似。 现在可以跨平台免费发送短信、语音、图片等,非常受欢迎。 但在同期微信的蓬勃发展下,飞信并没有取得进一步的突破。

今年年中,中国移动宣布,从9月30日起,运营了15年、注册用户已达5亿的和飞讯业务将停止服务,退出历史舞台。

在移动流量普及之前,中国移动积累的音乐、视频、阅读等增值业务的内容版权都交给了咪咕。

2014年,中国移动进一步整合音乐、视频、阅读、游戏、动漫等内容资源,成立咪咕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咪咕)。 咪咕也成为中国移动探索互联网内容生态平台的试验田。

具体来说,咪咕在视频、音乐、阅读、游戏、动漫等领域都有布局。 公司负责。 咪咕视频是咪咕视频旗下的视频产品,其他子公司开发了咪咕音乐、咪咕阅读、咪咕游戏、咪咕动漫等数字内容产品。

其中,咪咕音乐和咪咕视频也是最受欢迎的两个版块。

前者掌握着周杰伦的流量王牌。 凭借早年与周杰伦的合作,咪咕音乐承包了周杰伦出道以来的所有歌曲和专辑,以及400+场LIVE。 他被周杰伦粉丝称为“周杰伦选手”。 为了在音乐软件上有所突破,咪咕音乐还用“免费听周杰伦”的策略吸引用户。

根据《2021在线音乐行业洞察报告》,咪咕音乐排名第五,仅次于腾讯音乐联盟和网易云音乐。 但其用户活跃度远低于前两者。 2021年,咪咕音乐的MAU仅为2117万; 而同期网易云音乐的MAU将达到1.826亿。

咪咕视频虽然在视频平台站稳了脚跟,但只能根据竞争周期分阶段给中国移动带来正反馈。

无论是咪咕视频还是咪咕音乐,或许都还没有达到中国移动的预期。

如何弥补不足?

依托中国移动的强大资源,咪咕视频发展壮大十分迅速。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视频平台领域,咪咕视频与深耕行业的“爱游腾蟒”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

事实上,除了体育赛事,咪咕视频没有其他维持流量的重量。 近两年,也在努力补短板。

在影视剧方面,咪咕视频不具备爱奇艺和腾讯的原创内容能力,也不具备国内热门影视版权的积累。 如果在新剧版权争夺中与爱优腾等正面交锋,咪咕视频承担的风险和资金成本可能不亚于购买体育赛事版权。 为此,咪咕视频采取了迂回竞争的路线,转向小众海外剧集。

去年3月,咪咕视频设立日剧版块,推出了《永远誓死追随你》、《笑黑白的熊猫》等6部新剧,并宣布将引进近百部日剧。未来三年。 2021年开播的11部日剧中,有8部是独家内容。

咪咕世界杯解说排班_广场舞咪咕咪咕咪_咪咕咪咕广场舞

咪咕视频获得日剧版权。 资料来源:互联网

咪咕视频此举,或许是因为日剧在中国的受众相对较少,但题材大多新奇猎奇,很容易在社交媒体上引起关注。 而且日剧的版权竞争并不激烈,版权费比欧美剧低。

咪咕视频若能树立日剧品牌形象,打出圈层,也能积累一定的活跃用户。

综艺方面,中国移动与芒果超媒的股权合作,也被视为咪咕视频深化内容护城河的可行路径。

2018年,芒果超媒实施重大资产重组,募集配套资金近20亿元。 持有中国移动100%股权的中移资本认购近16亿元。 到2021年8月,随着芒果超媒45亿定增,中移资本再认购30亿元,持股比例升至7.01%,成为芒果超媒第二大股东。

通过股权合作,中国移动还顺势与芒果超媒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约定双方在未来三年内开展不低于35亿元的战略合作。

咪咕视频也因此拿下了《乘风破浪的姐姐》《乘风破浪的哥哥》等多部芒果TV的版权。

然而,无论是拿下小众剧集独家播放权,还是与视频平台进行股权合作,获取更多的影视、综艺版权,咪咕视频都难以解决根本问题。

近年来,能在中国上映的日剧不多,天马行空的日剧也有在中国上不了的风险。 凭借《女警的逆袭》和《这就是爱! 以《坏小子与白杖女》为例,据悉,版权也掌握在咪咕视频手中,但尚未上线。

而且,体育赛事吸引的用户画像与日剧的观众画像并不匹配。 靠日剧留住用户有相当大的障碍。

而依靠股权合作获得视频平台的版权也不是免费的。 从中国移动与芒果TV的框架协议来看,中国移动也为此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对于咪咕视频来说,围绕体育赛事做更多的商业探索,或许是一条更可行的路径。

最近,“天价明星卡”成了热门话题。 据媒体报道,当下热门的球星卡售价可达数万元,一张梅西签名的球星卡甚至被拍出35万元的天价。 这也说明了运动周边产品的价值。

运动外设也是咪咕视频正在探索的路径。 冬奥会期间,咪咕视频推出了王萌人偶、运动员签名面具等。

此外,咪咕视频也在尝试直播打赏。 例如,在观看比赛解说时,观众可以给解说打赏。 然而,迄今为止,该业务并未取得更多成果。

如何消化体育赛事的版权,在平台上形成商业闭环,是过去10年视频平台一直在探索的问题。 但由于国内付费观赛的观众认知度不足,探索并不成功。

除了探索商业化的路径,咪咕视频或许还需要更多的“试错”。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来源:罗丽娟 编辑 全天候科技 作者胡华

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不考虑个人用户的特定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 用户应考虑此处表达的任何意见、意见或结论是否适用于他们的特定情况。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独立判断和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