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患者增多,如何防治?专家:起居有常,避免情绪激动

“窦性心律不齐”“心动过速”“房性早搏”……这些体检报告中常会出现的心律绪激字眼其实都属于心律失常的范畴。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失常人患有心律失常,我国心律失常患者已超过2000万人。患者何防那么,增多治专到底什么是家起居心律失常?心律失常该如何防治?中大五院心血管病专家为您解答!

心律失常有哪些表现?

据了解,常避心律失常是免情一类心脏疾病的统称,主要表现为心脏跳动的心律绪激频率和(或)节律异常。该病可单独发病,失常亦可与其他心血管疾病伴发,患者何防或与其他器官的增多治专疾病伴发,严重程度需结合具体病情,家起居正常人也可能出现轻微的常避心律失常。心律失常的免情危害主要与病因、诱因、心律绪激演变趋势、是否导致严重血流动力障碍等有关。

中大五院心血管病二科主任王欢介绍,根据发病时心跳的快慢,心律失常可分为缓慢性心律失常和快速性心律失常;根据心律失常的发病部位,可分为窦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室上性心律失常和室性心律失常等。

“心律失常的发病表现多样,最常见的是心慌。”王欢称,轻度心律失常可表现为突然发生的规律或不规律心悸、胸痛、眩晕、心前区不适感、憋闷、气急、手足发凉;有少部分心律失常病人无任何症状,需通过医生检查来判断;重度心律失常可发生黑曚、晕厥、抽搐、心肌缺血等,甚至可能导致猝死。

心律失常如何防治?

目前,针对心律失常有药物治疗及器械治疗两种主要手段。危害较小或者症状较为轻微的心律失常可以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来进行治疗;严重的心律失常可以通过介入治疗的手段来解决,例如植入起搏器、导管消融术等。

王欢表示,许多心律失常疾病,如早搏和窦性心动过速等,大部分是功能性的,基本都会存在诱因,因此改变生活中的不良生活习惯(如:熬夜,喝酒,吸烟,喝浓茶咖啡等)尤为重要。如果心律失常伴发于其他系统疾病,则需要重视原发病的治疗。

王欢提醒,预防心律失常要做到以下几点:保持良好的情绪,避免情绪激动;积极预防和控制患病的各种危险因素,如禁烟限酒,避免过劳及熬夜,做到生活规律和起居有常;平时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保持标准体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