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评:韩寒大战方舟子 双方受益

韩寒说,娱评他有把握打赢官司;方舟子说,韩寒即使败诉也不会道歉。大战

双方似乎都要将这场论战坚持到底,双方受益当围观者们都疲惫的娱评时候,冷静思考这场战争的韩寒本质就想知道,这场交火谁胜谁败,大战“打假斗士”的双方受益权威性会因此丧失?“青年偶像”是要升华还是被毁灭?

“打假斗士”的滑铁卢?

方舟子素有“打假斗士”的美誉,他质疑唐骏的娱评学历造假,设立新语丝网站,韩寒通过发表自己的大战文章以及刊登网友文章,揭发中国科学界和教育界的双方受益学术腐败现象,批判新闻界的娱评不真实报道,但此次“打假”几乎是韩寒方舟子打假道路上障碍最大的一次,这位英雄是大战否遭遇了滑铁卢?

西安外国语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院长王天定一直关注着这次论战,他认为此次论战对方舟子的形象有一些损害。

“因为到现在我没有看到方舟子质疑韩寒时拿出一条过硬的证据,他的质疑,突破了言论自由界限,评价一个人的作品,你可以说他观点荒谬,但如果说作家由别人代笔,是对别人名誉的严重侵犯。对作家来说,拿出手稿来证明自己已经是底线了。韩寒的证据就我看来是可信的。”

王天定说自己之前对方舟子的印象很好,因为方舟子的打假有好的社会效益。

“如果打错了,应该坦然面对这个错误,该住手的时候住手。但我很遗憾,方舟子还在坚持。”他说。

青年评论员韩浩月认为,方舟子之前的一些打假,被人认为为了打假而打假,这次质疑韩寒时,他的一些文章在逻辑上是成立的,是合理质疑,但当他连韩寒在家书中对韩仁均有两种称呼时也怀疑代笔,就让人开始动摇他在打假领域的权威性了,大家认为他已经不是为了正义在打假了。

青年偶像的临界点?

虽然方舟子是逻辑分析,但也并非完全不在理;此外,在被方舟子质疑时,韩寒积极回应,但他却行文粗俗、轻佻,这也成为此次倒韩派的主要攻击点,也是因为这一点,韩寒好友路金波推出论战。

方舟子的质疑和韩寒的行文不当是否会让这位青年偶像面临崩坍?韩寒似乎到了个人写作生涯的临界点,要么毁灭,要么升华。

作为冷静的传媒研究者,王天定说:“我觉得韩寒面对质疑积极应对,虽然行文有些轻佻,但如果不带偏见地说,他说的那些都足以回应质疑,他的形象至少在我心中没有损伤。”

但倒韩派主力干将、媒体人彭晓芸昨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当然是韩寒的形象损失最大,方舟子的质疑是很有力的,只是这个领域很多人确实外行。”她预言,这次论战后韩寒“虚弱地要退出写作了”,或者说是还原韩寒的写作。

韩浩月认为,在论战中,韩寒的损伤要比方舟子大,因为与此前韩寒和白夜、高晓松的激战不同,以前韩寒是飘逸的、放松的,他这种姿态赢得了支持和围观,网友获得围观的快感,但这次韩寒过于紧张,愤怒没有控制好,他渲染自己情绪时甚至用了污言秽语,方舟子虽然质疑得很搞笑,但用词有分寸。

“韩寒完全可以拿出一两件证据来反击,晒手稿是最简单有效的回击办法,没必要回击这么多愤怒。”韩浩月说。

出版商沈浩波曾在自己微博预言,如果现在韩寒、方舟子出书,一定能大卖,他说这是“中国出版界的规律”。

浪费舆论资源的闹剧?

从1月15日麦田质疑到现在,过年期间,韩寒和方舟子的论战持续了近20天,是网络上点击量最高的新闻,也是微博上最热闹的话题,任何事件都未能如此吸引人们的关注并参与。

西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老师张晓评价:“这场论战浪费了宝贵的舆论资源,这种低档次的相互揭露,本质上对大众没有任何的教益!结果无非就是一场闹剧。”

INXI’ AN 撰稿人赵穆杰认为,韩寒本来就是一个人,而不是神,更不应该被奉为80后代言人或者“民主偶像”,但是媒体和舆论以及社会各界在有意无意中,和韩寒的“品牌运营管理团队”制造了一个神。这次争斗之后,有助于韩寒从神转化为人,这未尝不是好事。

“韩寒、郭敬明和超级女声、快乐男声、舞林大会等等没有任何区别,他们都是市场化的‘文娱产品’。如果认不清这一点,一味地制造偶像,没有任何意义。不信神,不造神,没有神。韩寒只是一个女儿的父亲,一个女人的丈夫,或许还是N个女人的情人,他是韩仁均叔叔的儿子,我们不要给他身上打的‘标签’太多了。”他称。

金丽华:韩寒不可能放弃起诉

本报讯(记者狄蕊红)韩寒起诉方舟子能否立案?自韩寒1月29日称起诉方舟子之后,迟迟不见立案,甚至有网友质疑:“韩寒光说不练”,记者昨日从韩寒妻子金丽华口中得知,韩寒不可能放弃起诉。

“我们也和律师沟通了,律师暂时不接受媒体采访,因为司法过程不方便过于公开。我们不可能放弃起诉的,除非是方舟子先放弃质疑。”金丽华说。

据悉,今日律师将向法院递交起诉提案。

责任编辑:hdwmn_c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