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4日零点落幕 吻戏讨巧斯内普催泪

  万众瞩目的哈利《哈利波特》大结局将于8月4日在内地揭开神秘面纱。对于晚于北美上映近一个月的波特时间,国内观众早已按捺不住。日零影片将以2D、点落3D、幕吻INMAX 3D版本登陆影院。戏讨十年经典,内普《哈7(下)》落幕是催泪否完美?哈利波特与伏地魔的终极决战、三位主角的哈利感情归属等都将在“告别式”上有个最终答案。腾讯娱乐为您详细呈现大结局台前幕后的波特故事,并为您带来精彩剧透。日零

剧透抢先看:

吻戏温馨

  《哈7(上)》哈利波特与赫敏的点落半裸吻戏曾经引起了很大争议,而在大结局中,幕吻赫敏与罗恩终于“一吻定情”,戏讨虽然吻得“突然”,内普却引来一阵叫好。哈利与金妮的吻戏随意也深情,幸福的爱情故事柔和了好莱坞故事的“硬汉”“战争”的色彩。赫敏与罗恩,哈利与金妮两者最后幸福的爱情结局也让人期待。

魔法场面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这电影最令人期待的场面就是伏地魔的手下大举进攻霍格沃茨魔法学校与哈利和伏地魔硬碰硬的较量的场景了。为了能拍摄好这些镜头,制片方耗费了不少时间和经历。影片中有一个场景是一个火焰的魔法被说出,随之而来的是霍格沃茨魔法学校的大爆炸。可是因为爆炸点太过于宏大和密集,所以引发了一场火灾。随后赶来的消防队足足花了40分钟才控制住火情。虽然没有人员伤亡,但是霍格沃茨魔法学校的场景再也无法使用了,所以剧组只好重新搭建了霍格沃茨魔法学校,重新补拍了一些镜头。虽然这只是一个片场的小事故,但是从中我们还是能猜测到大战场面的宏大和磅礴。

  有很多人非常享受《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上)》,他们觉得这是一部带有魔法情节的动作片,而且影片的效果绚烂,令人惊讶。可是在,如果要把它与下集相提并论,那么《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上)》则要被“秒杀”了。因为在下集中,动作场面更加密集,而且魔法的特效也升级了不止一个档次。前一集已经给大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那么在下集中动作场面的“喷薄而出”也就顺理成章了。而且影片会给所有的情绪一个释放点,让哈利所有的愤怒、怨气都爆发出来。而哈利的友情、爱情以及他父母的故事也会是影片的焦点。

斯内普教授的催泪秘密

  斯内普教授的秘密终于揭开,邓布利多之死也真相大白。哈利将通过斯内普的记忆了解到他一直掩藏至深的过去。这部分内容煽情,也是大结局中最赚取观众眼泪的部分。剧中斯内普教授的善恶挣扎、对哈利波特的母亲莉莉的爱与怀念,也尽显英国戏剧王子阿兰雷克曼的实力,令他成为全片最有希望角逐奥斯卡演技奖的演员。

影片解析:

阴郁风格

  在《死亡圣器(下)》里,几乎所有的角色都经历了一次脱胎换骨的转变。为了表达出成长这个主题,导演大卫叶茨转换了影片的风格。大卫叶茨说:“这部电影并不是一部实实在在拍给十几岁小孩子看的影片,无论是影迷还是故事中的人物都已经长大了。所有的人物都在不断地成熟,所以他们必须从童年的世界里走出来。这个故事本身已经是一个童话了,但是,我们如果还把这个黑暗的故事继续拍成童话的话,那么观众就会不买账了。应该让观众看到演员们的成长,从童话走向现实。”不过,叶茨也表示说,这部电影虽然在风格上非常抑郁,但并不会出现太过于极端的镜头。他表示,抑郁和阴郁不过是影片的一种感觉和风格,而不是什么内容上的倾向。所以,影片中不会出现什么极端的画面,不会有血腥、敏感和色情的内容出现。

  在看过粗剪版的《死亡圣器(下)》之后,扮演赫敏的艾玛沃特森对影片赞不绝口。她说:“这部影片的风格在所有的《哈利波特》电影里是最独特的,也是最令人激动的。它让我岁以往的《哈利波特》电影有了新的感觉。尤其是影片中的魔法场面,令人吃惊,超出了我的想象和预期。”

摄影风格出彩

  执导了《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上)》的大卫叶茨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下集的导演。为了让两部电影有着相同的风格,他继续启用了上集的原班人马来打造这部电影——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摄影师爱德华多塞拉的纪实化的摄影风格。

  爱德华多塞拉曾经拍摄过《血腥钻石》、《反抗军》、《带珍珠耳环的少女》等名片,他很擅长使用手持式摄影、也很精通于在影片中造成一定的晃动和现场感。叶茨说:“这部影片中有大量的手持式摄影镜头,我希望我们每次走进这个魔法世界的时候,银幕上的画面都是抖动的。塞拉的经验和水准非常适合这个工作,而且他创造出来的视觉效果正是我想要的。可以说,他创造出的影像就是我想要的,也是恰到好处的。”

  为影片谱写音乐的还是上集的作曲亚历山大迪斯普拉特。他没有给电影完全编写新的音乐,而是从最早的几部《哈利波特》中寻找灵感,他说自己极其喜爱威廉姆斯写《哈利波特与密室》中的Hedwig主题。他说:“我在电影中使用很多威廉姆斯写作出的音乐,这些音乐在今天看来简直太棒了,而且是具有寓言性质的。整个拍摄期间,我都在录音室里工作,几乎没有休息。我带着极大的敬意和满心的欢喜谱写了音乐。不仅仅是由于威廉姆斯留下来的成果让我开心,更多的原因则是因为我很喜欢这部电影。”

原作者和老牌编剧的把关

  实际上,《死亡圣器》并不是第一部拿到桌面上来讨论的上下集《哈利波特》电影,《哈利波特与火焰杯》就曾想拍成上下集。不过,当时华纳兄弟公司没有允许导演和编剧这么做。2007年,《死亡圣器》刚刚上市,制片人大卫海曼就有要把这部大部头的小说改编成两部电影的想法。但是,直到编剧斯蒂芬科洛弗得到了罗琳的改编许可之后,他才有机会把自己的这种想法拿出来商量。没想到,他的这个想法一提出来,就得到了科洛弗的肯定。

  参与了全部《哈利波特》电影剧本编写工作的科洛弗说:“我和导演决定要把《死亡圣器》这部小说当成两部电影来拍摄。对于这个决定,我们是很慎重的,因为这是《哈利波特》系列的最终章,也是这套电影的告别仪式,所以,我们不希望留下什么遗憾。《死亡圣器》的故事的情感非常饱满,一些小的细节非常能够体现出人物的情绪和性格。我觉得我欠了罗琳一笔创意费,因为她给了我一本这么优秀的小说--《哈利波特》系列早已超越了儿童读物的范畴。面对着那些粉丝们的翘首以待,我觉得我应该给他们提供一部最惊心动魄、最完美、也是最完整的《哈里波特》电影。”

  因为担心剧情如何和小说原著一模一样的话,看过小说的各种会觉得了然无趣,所以在得到了罗琳的许可之后,科洛弗对小说进行了合理的改编。一些重要的情节和影片的结尾都做了改动。在导演叶茨看来,这些改动不仅没有减弱影片的表现力,反而还加强了电影的力量。因为这些改动完全是从电影的角度,而不是从文学的角度来考虑的。虽然小说的作者JK罗琳没有直接参与影片的编剧工作,但是电影开拍的这十年以来,她也无时不刻地在参与着电影的拍摄工作。罗琳说:“我会给制片方一些意见,比如魔法学校的样子、人物说话的语气以及可以被删节掉的内容等等。因为这是最后的一集,所以我把自己所有的想法一股脑地放到了电影中,这将会使一个最完美的结束。”

责任编辑:hdwmn_cw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