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挑战国标1.5倍要求 中国品牌校车、纯电动客车首次碰撞测试

摘要:校车的公开国标安全性问题早已是全社会的关注重点、承载着对汽车安全的挑战更高要求,也承担着更大的倍求社会使命。

公开挑战国标1.5倍要求  中国品牌校车、品牌纯电动客车首次碰撞测试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李明徽 天津报道

11月28日晚,校车辽宁沈阳于洪区东平湖街小学门口,纯电车首次碰一辆校车突然自燃,动客现场火光冲天,公开国标车很快被烧成了一个空架子。挑战不幸中的倍求万幸,自燃是中国撞测在送完30多名学生后返回途中发生的,如果是品牌在行驶途中起火,后果不堪设想。校车

校车的纯电车首次碰安全性问题早已是全社会的关注重点、承载着对汽车安全的更高要求,也承担着更大的社会使命。

12月4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下称“中汽研”)实车碰撞试验室,中国品牌首次公开挑战校车、纯电动客车安全碰撞测试(下称“安全测试”)。本次安全测试的校车及电动客车均来自于河南少林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少林客车”),测试基于真实事故情况,以高于国家标准的要求进行。

本次安全测试安排在“122全国交通安全日”之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开展。中汽研首席专家刘志新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近几年来,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研究机构,对于客车的安全标准要求趋于严格。其中,因为校车承载人员为儿童,其特殊性备受关注。同时,随着电动车的发展与普及,关于电池的一系列问题也同样引起了全民关注,电动客车电池在碰撞过程中容易引发自燃,给车内人员的逃生造成困难的问题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试验时速超出国标的20%

2012年国家出台了《GB 24406-2012 专用校车学生座椅系统及其车辆固定件的强度》,对校车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专用校车的安全国标要求中,是用滑台系统对座椅系统进行测试,滑台速度为30-32km/h,测试结束后对座椅系统有效性和假人伤害情况进行评测。此种测试为部件系统级,主要考核校车座椅的可靠性。

而本次测试则为实车碰撞试验,更贴近真实交通事故,并进一步提高碰撞速度为36km/h。在考核维度上,不止对座椅强度及假人伤害进行评价,还从约束系统、车身结构等多方面,进行更加全面系统的考核。

《华夏时报》记者现场了解到,橙黄色的校车在以36km/h的速度正面撞向绿色的电动客车侧面后,校车前盖略微凸起,前挡风玻璃无损。中汽研的工程师进行了初步勘验后,现场公开表示校车成员舱保持较好的完整性,车门正常开启,碰撞后无燃油泄漏。座椅的调整系统,及锁止系统工作正常。安全带与前排座椅共同将成员约束在座椅上。

挑战要求碰撞总动能的1.5倍

我国权威的道路交通事故研究组织-中国交通事故深入研究CIDAS工作组的调查数据显示:侧面碰撞是客车事故中发生比例最高的事故形态,占比达34.2%,其重伤和死亡率也明显高于其它事故形态。而随着电动车的发展与普及,关于客车电池的一系列问题也同样引起全民关注,电池的安全及稳定性则成为关注的焦点。

2017年,国家出台《电动客车安全技术条件》,根据其中规定,电动客车试验需采用950kg的移动可变性壁障,以50km/h的速度撞击电动客车薄弱位置;试验后,根据《GB-T 31498-2015 电动汽车碰撞后安全要求》的具体规定,对电动客车电解液泄露,防触电保护,REESS(车载可充电储能系统)位移等电安全考核项目进行评测。

与之相较,本次安全试验对电动客车考察更严苛,这主要体现在:能量方面,本次试验由重量达2.8吨的校车替换了仅为0.95吨重的移动台车,碰撞总动能增大为原来的约1.5倍;冲击力方面,校车前端的强度和刚度都要比碰撞台车大得多,其碰撞接触面的冲击力,比原试验有显著提升。

虽然客车车身左右两侧的挡风玻璃有多块在撞击后粉碎脱落,但中汽研的工程师进行勘验后现场公布:纯电动客车无电解液渗漏,无电解液渗入成员舱。成员舱内的REESS保持原位并保持在壳内,外部REESS未进入乘员舱,REESS未起火,爆炸。本次测试成功,全面超越了国家标准的规定。

少林客车本次成功完成了中国品牌首次公开挑战校车,纯电动客车碰撞安全测试。

少林客车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季新潮先生表示,少林客车始终以提升自身产品安全为根本,持续促进研发。在长达几十年的客车研发中“从无路处开路,无处无路”精神指引下,勇于开拓,坚持体制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以敬人敬业、尽心尽力的宗旨为社会做出贡献。

据悉,少林客车创建于1983年,拥有大中轻型客车、专用校车、新能源汽车等系列产品平台,年产能20,000台以上。2004年、2007年少林牌大中型客车连续两次被授予“中国名牌产品”殊荣。2009年,少林图形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2012年少林客车以40.96亿元的品牌价值登上《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