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罗的海指数创新高 补库存周期来临

摘要:中国经济正在“软着陆”,波罗拖累经济的指数周期周期性力量逐渐衰竭,部分周期性力量复苏,创新去产能周期正在接近尾声,高补去库存周期到低谷并转入补库存。库存

波罗的海指数创新高 补库存周期来临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智 北京报道

连云港铁矿石码头,万吨船舶静静停靠在泊位,指数周期岸边,创新巨大的高补机械臂在轰鸣声中一刻不停的将铁矿石从船上转移到大卡车上,再经由卡车将其运到堆场、库存货车货运场。波罗

“近几个月,指数周期铁矿石需求极大,创新从连云港码头运出的高补铁矿石直接带动了全省的铁路运量。”3月15日,库存江苏省统计局服务业统计处处长姚华荣接受采访时表示。

在境内拉动了铁路货运量的铁矿石,在国际上也带动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连续飙涨。

3月16日,衡量的是铁矿石、水泥、谷物、煤炭和化肥等资源的运输费用的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在连续11个交易日上涨后,升到了3个月高位。其中,载量为15万吨的波罗的海海岬型船运价指数涨129点,为11月23日以来最高。

运价飙涨的背后,却是港口库存创新高。截至3月3日,中国港口铁矿石库存已达1.301亿吨,再破新高。

“铁矿石进口量的增长主要还是受下游钢厂吨钢利润高的因素影响,如果纯钢利润仍维持目前的高位,矿石价格、港口库存走低的可能性就比较小。”亿海蓝航运大运数据部分析师林书来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不过,尽管整体库存周期对上游的原材料行业影响会大些,但目前看,影响也已经到了尾声。

黑色系迷局

一边是是价格上涨,一边是库存新高。

《华夏时报》记者获悉,铁矿石价格出现连续上涨,近两个月时间环比上涨了20%。海关数据显示,今年1-2月份我国进口铁矿砂进口均价为每吨532.1元,同比上涨83.7%。

与此同时,高价之下,贸易商囤货量的回升叠加协议矿库存明显增加致使港口整体库存量加速累积。据海关统计,1月份我国铁矿石进口量为9200万吨,同比增长12%,单月进口量为仅略低于去年9月份的历史次新高水平。今年1-2月份我国进口铁矿砂1.75亿吨,同比增加12.6%。自2月份,铁矿石港口库存突破1.3亿吨的历史新高之后,库存一直居高不下。国内钢铁进口铁矿石库存平均天数为28天,也处于较高水平。

“从库存情况上看,铁矿石港口库存也持续走高,2017年3月初已达到1.3亿吨。”亿海蓝航运大运数据部分析师林书来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从亿海蓝航运大数据平台统计的铁矿石的到港量上来看,2016年1月份中国铁矿石到港船舶501艘,合计8154万吨,2017年1月是549艘,合计8591万吨,增长了5.36%;2016年2月份中国铁矿石到港船舶453艘,合计7308万吨,2017年2月是448艘,合计7120万吨,减少了2.57%;3月上旬,共有181艘船舶到港,带来30305千吨铁矿石到港,约占2月的42%。

“这一波铁矿石上涨,最鲜明的特征就是现货价格上涨领先于期货市场。”宏源期货研究中心分析师吴守祥表示,国家去产能、去库存的政策,导致钢材市场价格上涨。由于钢厂利润维持高位,带来扩产需求,因此拉动矿石现货需求。

事实上,钢材现货市场在去产能政策不断加码以及基建发力提振下,供需基本面良好,国内钢价在去年上涨幅度超过千元的基础上,今年以来继续大幅上涨。截止3月2日,西本钢材指数为3930元/吨,较去年末价格上涨540元/吨,已创下最近4年的价格新高。

一位从事钢铁的内部人士介绍,从春节后开始,钢价就开始猛涨。在不到半个月时间里,仅螺纹钢涨幅近10%。“实际上,业内人都知道钢铁库存依然巨大。”上述人士表示,钢厂现在都是账面浮盈,并没有兑现。资本炒起来后,就等着下游接棒转手,如果下游难以支撑,到时抛售也会来得及。

在钢铁旺盛的需求下,铁矿石一路走高,目前铁矿石的行情由被动跟涨转化为主动上涨。

据业内人士测算,2017年海外铁矿石新增供应将达到8000万吨左右,且增量主要来自巴西和澳大利亚,高品位矿增量接近7000万吨。

补库存周期再临

在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看来,中国经济正在“软着陆”,拖累经济的周期性力量逐渐衰竭,部分周期性力量复苏,去产能周期正在接近尾声,去库存周期到低谷并转入补库存。

事实上,由于钢厂利润一直处于高位,钢厂对矿石采购比较积极,尤其是在钢厂利润扩大阶段,钢厂倾向于使用高品矿来提高产量,在一定程度上引起高品位铁矿石资源相对偏紧,价格上涨;开年以来全国多个地方基建投资加码,例如新疆2017年固定资产投资目标增速就高达50%以上,这些都直接刺激了钢铁行业,而相关最上游的铁矿石等原材料则更是受此影响价格走强;我国明确6月30日前清除生产建筑用钢的中频炉、工频炉产能,这部分退出的产能很大部分将通过提高现有的高炉利用率来弥补,将提升铁矿石需求将进一步上升的预期。

据了解,2016年末,在协议定价机制下,一级贸易商、钢厂的拿货量和拿货品位已提前同矿商协商确定,但随着市场形势的变化,现货市场上的实际采购需要与贸易商的囤货可能出现错配,港口高品矿现货报价大幅提高,涨价幅度明显大于中低品矿,其中巴西65%卡拉加斯粉与澳洲PB粉价差由50扩大至110,澳洲62.5%纽曼粉与58%杨迪粉价差扩大至120,如此大的价差上次出现还是2013年铁矿石行情最为火爆的时期。

“现在,钢厂企业成本核算得非常精细,会参考原燃料焦炭、焦煤、铁矿石间的性价比,动态调整使用比例。”一位大型国有企业国际期货部负责人表示,由于去年四季度焦炭价格出现暴涨,钢厂便通过减少使用焦炭、焦煤,增加使用高品位矿石进行炼钢,导致市场上高品位矿粉资源紧俏,相反,中低品位矿粉相对遇冷并滞留在港口。因此,导致市场出现库存水平高企,但钢企实际需求仍存缺口。

整体来看,近期铁矿石价格受到去产能政策与经济刺激政策错配、钢厂高利润状态下对铁矿石价格接受度提高、焦炭价格上涨后高低品矿价差过大、同时海外铁矿石依存度继续升高等因素影响。

在林书来看来,铁矿石进口量的增长主要还是受下游钢厂吨钢利润高的因素影响。如果吨钢利润仍维持目前的高位,矿石价格、港口库存走低的可能性就比较小。总体上,今年的基建投资预期或后续的实施只是稳经济的手段,不会带来整体钢材需求的提升,目前国内钢市现状,主要还是受“去产能”政策,以及当前的季节性需求启动影响。

不过,尽管整体库存周期对上游的原材料行业影响会大些,但目前看,影响也已经到了尾声。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