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面孔|周继承:让鸭形拳从传说走向现实

【人物印象】“重心要低,今日下盘必须非常稳,面孔手掌有托、周继走插、承让传说穿、鸭形摆的现实动作。”这15年来,今日每当武术基本功传授得差不多了,面孔珠海科技学院体育科学学院武术老师周继承,周继走总要在一片笑声中,承让传说给学生们演示鸭形拳的鸭形套路。

鸭形拳是现实周继承家族传承的一套稀有拳术,于2023年被收入金湾区(开发区)第五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今日但由于看上去比较“滑稽”,面孔一开始的周继走推广总是充满阻力。

神秘的鸭形拳:在武术世家也是另类的存在

鸭形拳,一种小众象形拳,相传于唐朝末年由四川峨眉山道号为“绿鸭”的道人始创。绿鸭道人有一定的武术功底,在修道期间,受鸭子的生活习性及动作启发,创编了鸭形拳。鸭形拳里许多动作模仿鸭子,其左右摆动摇摇晃晃的招式,跟人们常见的少林武功、咏春拳等中国武术不大一样。

据武术界老一辈人说,清朝末年辽宁省营口市火神庙附近“永发”镖局的镖头张希顺擅长鸭形拳,张希顺年迈时把鸭形拳传给了曹佐儒,曹佐儒又把此拳传给了李恩贵。李恩贵代师收徒,将鸭形拳传授给了周明德。周明德,正是周继承的爷爷。

作为第一届中国武术协会委员,周明德是当代武术界的“元老”,他在前人的基础上整理创编了《鸭形拳》一书,书中记录了8段鸭形拳,是现存最早的鸭形拳武术套路书目。周明德将鸭形拳传授给自己的子女、徒弟,为鸭形拳的传承和传播做出重要贡献。

“我小时候其实也不能理解,练起来很不情愿,更不愿意在外人面前展示。”周继承回忆,自己甚至因为这个事情有一点“社恐”。可以说,哪怕是对于出身武术世家的人来说,鸭形拳也是一个另类的存在。祖父的期待一直伴随着周继承,“继承”这个名字,就寄托着祖辈对孙儿继承鸭形拳的期望。

新时代新价值:从行走江湖到强身健体

幸运的是,周继承没有放弃对于家族武术的传承,虽然童年时期有一定的抵触心理,但是在家族长辈的耳濡目染下,他坚持了下来。

“每到冬天,练拳的日子就变得更加艰苦,凌晨四五点,就要到冰天雪地里去,这对于小朋友来说太难了。”周继承的童年在东北度过,与冰雪和寒冷的斗争令他印象深刻,“家里的长辈就会轮番上阵,把我从被窝里拽出来,被窝多暖和啊,一出来立马就醒了。那就练拳吧。”

经过十余年对于各种武术套路和散打招式的学习,到上大学时,周继承终于开始理解祖父坚持弘扬鸭形拳的意义。“鸭形拳不像唐刀,它不适合在战场杀敌,而更像是行走江湖的人用的‘野路子’。”周继承说,“在现代社会,它的健身和养生价值更大。”

在鸭形拳的套路中,练习者的头颈需要模仿鸭子前伸后缩,身体左右扭动,因此该拳法对身体的协调性要求较高。与此同时,为模仿鸭子的低身位,该拳法下蹲的动作多,对于腿部具有很好的锻炼效果。长期练习,鸭形拳还可以调理颈椎脊柱、提高人体的呼吸机能、平衡精神状态。

从传说到现实:推动鸭形拳进校园

为了弘扬鸭形拳,周继承将祖父周明德于20世纪70年代在中央新闻电影纪录制片厂录制的大型纪录片中演练九段鸭形拳的影像,以及祖父于1987年整理的8段鸭形拳文字资料,进行了详细的总结归纳及理论梳理,编著了《中国鸭形拳述真》。

“寻找文献的过程和小时候在冰天雪地里练拳一样难熬。”周继承说。在其祖父周明德之前,几乎没有人对鸭形拳进行过文字梳理,历史溯源基本上只能依靠传说。

令周继承感到惊喜的是,互联网帮助他找到了鸭形拳真实历史的蛛丝马迹。在一次网络搜索中,他看见目前仅有的几个鸭形拳传习者发布的视频下,有人评论自称是李恩贵的后人。周继承立马与对方联系,从对方提供的照片和家族关系证明中,周继承判断其确实为李恩贵的孙子。

周继承在给学生传授鸭形拳的套路。

在两个武术名家后代的交流中,周继承不免感到惋惜,“李恩贵老师的后人如今已不再传习鸭形拳了。”

为了让鸭形拳的价值被继续传承,周继承在珠海科技学院体育科学学院任教时,也一直坚持推广传习鸭形拳,15年的教学,传习人数逾15000人。

“现在鸭形拳的受众范围依旧非常小,希望借助高校的平台,能让大学生多了解这一武术技艺。”周继承说,“目前,我正在准备开专门的鸭形拳选修课,慢慢地让鸭形拳不再依附于其他拳种的教学,希望理解鸭形拳价值的年轻人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