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端午经济”看广东澎湃活力

  全省累计接待游客1924.5万人次,端午经济实现旅游收入91.1亿元;端午档总票房3.78亿元,广东稳居全国“第一票仓”……刚刚过去的澎湃端午小长假,广东消费市场热点频现、活力热力十足,端午经济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广东成绩单,充分彰显了中国经济第一大省的澎湃发展活力。

  多彩民俗“圈粉”,活力照见文化活力竞相迸发。端午经济作为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广东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蕴含着博大精深的澎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东各地在落实好安全生产的活力前提下,结合端午传统习俗和季节特色,端午经济举办了近500场群众喜闻乐见、广东精彩纷呈的澎湃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奉上了一场又一场高规格、高质量、高水平的龙舟竞渡,推出了一系列琳琅满目的惠民文艺演出、美食专场活动等,全方位展示了端午节的丰富文化内涵,让群众在满满的“仪式感”中感受到浓厚的岭南特色传统民俗,既丰富了假日体验,又满足了文化需求。同时,演艺、非遗、体育等元素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助推传统文化融入时代潮流、绽放时代风采,呈现出岭南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美好图景,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凝聚起强大精神力量。

  文旅消费“爆火”,彰显经济活力加速涌动。端午假期是拉动内需、激活消费潜力的重要节点。绿色消费、数字消费、健康消费、国潮消费……广东各地积极挖掘消费热点、拓宽消费场景,将传统习俗文化与假日经济相结合,聚焦文旅等重点消费领域,推动居民消费意愿继续回升,新意迭出的传统节令商品备受推崇,“商旅文体”消费持续高涨。在举办叠滘龙船漂移大赛的佛山,租车订单量同比增长250%;第五届“非遗购物节”以打造“非遗+购物”消费模式为亮点,人流如潮、消费活跃……消费新供给激发消费新活力,反映出广东文旅市场加速恢复,消费增长的内生动力持续增强。与此同时,伴随楼市新政、“以旧换新”、发放文旅消费券等政策支持,居民消费意愿进一步增强,端午楼市成交热、“以旧换新”热、港澳居民北上消费热等新亮点不断涌现。

  线上线下“出圈”,助力社会活力持续释放。与以往相比,今年的“端午经济”展现出新趋势和新气象。一方面,以“龙舟”为媒,搅动流量经济“一池春水”。“广东人有自己的F1”“广东人对划龙舟有多重视”……一系列“广东端午龙舟梗”令人津津乐道,让广东文旅出彩出圈。另一方面,广州、佛山、东莞、中山等地各具特色的龙舟赛吸引众多外地游客,“奋力拼搏、赛龙夺锦”的龙舟精神助力打造城市IP,为城市发展注入新活力。此外,虚拟旅游、沉浸式体验、智慧旅游等新业态、新场景和新模式,不断刷新人们的消费体验,让“端午经济”既有文化味儿,也有科技范儿。

  新时代的“假日经济”,已成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强大动力。今年一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3.7%,拉动GDP增长3.9个百分点,持续发挥着“助推器”“稳定剂”作用。作为经济大省,广东更要抢抓政策机遇与需求之变,充分利用超大规模内需市场优势,深挖社会消费潜力,多措并举扩大消费,持续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为稳定全国经济大局作出广东应有的贡献。

  当前,广东正通过不断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等,加快推进旅游强省建设。暑期消费旺季即将到来,全省各地各部门要再接再厉、全力以赴,继续在提升居民消费能力、丰富文旅产品新供给、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等方面下功夫,让广大群众“能消费”“愿消费”,让更多游客到广东来、到大湾区来。

  南方日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