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丰收·促和美”|珠海今年建设高标准农田1300亩

编者按:2023年是庆丰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收促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起步之年。今年9月23日(农历秋分)是和美第六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为庆祝该节日,珠海准农即日起,今年建设珠海传媒集团推出“庆丰收·促和美”系列报道,高标全面展示党的田亩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多视角讲好珠海丰收故事,庆丰立体式宣传珠海推进“百千万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收促举措成效,营造城乡共庆共祝共享丰收的和美浓厚氛围。敬请垂注。珠海准农

党的今年建设二十大报告提出,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高标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田亩近年来,庆丰珠海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截至目前已建成23.43万亩,耕地质量等级提升至3.35等,处于全省中上水平,有效促进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按计划,我市今年建设1300亩高标准农田。眼下正值水稻拔节生长期,记者走进田间地头,实地探寻高标准农田里的“丰收密码”。

斗门镇上洲村,绿油油的稻田里,秧苗整齐排列。

从家庭种植到高标准建设

绿色田园千重浪,稻花飘香孕丰年。在金湾区平沙水稻种植(示范)基地的高标准农田里,碧绿的水稻随风摇曳,一架植保无人机正在稻田上空飞舞穿梭,一颗颗淡绿色的有机复合肥均匀洒落田中……

“以前是传统的家庭种植模式,亩产仅有400来斤,后来实施建设高标准农田项目,实行整体规划、连片开发,采用无人机施肥、喷药,通过产业化精细化管理,亩产达到900来斤。”看着眼前长势喜人的水稻,珠海市鹰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孙娟脸上充满对丰收的憧憬。“截至2022年年底,金湾区已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18个,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6.48万亩,建设内容主要以整修田间道路、灌排设施为主。”金湾区农业农村和水务局工作人员谭磊介绍,高标准农田建设不仅带动了农业机械化提档升级,更推动了农业经营方式、生产方式的转变。

目前,金湾区农业农村和水务局正对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中的永久基本农田未建高标情况进行摸底,计划至2024年至少完成10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2035年前逐步把全区1.65万亩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切实保障粮食安全。

数据显示,建成后的高标准农田,亩均粮食产能可增加10%~20%,进一步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2018年至2022年,珠海粮食播种面积从6.44万亩增加到8.23万亩,粮食总产从2.5万吨提高到2.99万吨,持续提升了全市粮食安全保障能力,高标准农田建设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外,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我市机耕路基本实现硬底化,推动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5.11%,排在全省前列;耕地流转率平均提高15%至20%,助力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8年2.62万元提升至2022年3.6万元。

在斗门镇上洲村,绿油油的稻田里,秧苗整整齐齐排列着,微风拂过,稻浪翻滚,在蓝天的映衬下,绘就出一幅丰收在望的田园画卷。

斗门区上洲村农民正在补插秧苗。

“高标准农田,助力旱涝保收,农民更幸福了!”斗门镇上洲村党总支书记余松有告诉记者,高标准农田建好后,几十亩的小条田平整成200亩的大格田,取水管理更容易,机耕道路更好走,更好地适应了机械化生产,劳动效率提高了,每亩产量增加100斤左右。“此外,我们还经常派人去田间巡查,看沟渠、水泵是否异常或损坏,做好日常维护管养工作。”

积极探索“保险+管护”模式

三分建,七分管。高标准农田既要建设好,更要管护好,真正做到“建管并重”。

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保险+管护”服务模式,引入保险机制参与高标准农田的建设、管护。去年10月,全市首例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金融保险创新试点落户平沙镇,为试点区域1000亩高标准农田提供质量损毁风险保障。今年,金湾区将继续引入更多保险机构参与高标准农田管护工作,提高管护效率,实现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全域化、常态化、长效化。

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十二五”以来,我市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总抓手,对标最高最好最优,全力建设与粤港澳大湾区相匹配的美丽农田,整合各方建设资金,累计投资5.35亿元,建成高标准农田23.43万亩,分布于金湾区和斗门区。

踏上新征程,高标准农田建设迈出新步伐。《珠海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明确,到2025年累计建成23.43万亩并改造提升0.4万亩,至2030年累计改造提升1.3万亩。

“高标准带来高质量,相信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市农业农村局农田科负责人何洁萍表示,下一步,珠海将继续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其中,今年建设高标准农田1300亩,到2035年,逐步将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夯实粮食生产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