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相帮助,重建我们的家园”

bfc001de-5a7b-4f10-a967-f8659f477d40.jpg.jpg

记者马茹萍 景溪

他是相帮积石山6.2级地震的亲历者,同时也是助重一名志愿者。

“震后需要搬运物资、建们摸排统计房屋受损情况,相帮正是助重村上缺人手的时候,我是建们本村人,熟悉村里的相帮情况,更应该为大家做点力所能及的助重事。”积石山县大河家镇康吊村志愿者马忠一边忙着搬运物资、建们一边对记者说。相帮

ef063fb9-ee15-48f3-840e-0a7425d26af1.jpg.jpg

当记者再次来到灾区时,助重已经距离地震发生15天了,建们旧的相帮一年已经过去,受灾群众的助重精神面貌大都好转,准备在震后安置点的建们板房内开启他们新一年的生活。

在康吊村的安置板房内,群众生起了炉灶、置办了各类生活用品。板房外升起的袅袅炊烟,预示着新的希望。

板房周围最亮眼的身影,便是村上的青年志愿者们。他们用最大的热情服务着家乡,希望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帮助乡亲们重建家园。

马忠是村上长期的志愿者,用他自己的话说,只要村上有需要,他就第一时间到。地震当晚,他就跟村上的几个年轻人挨家挨户帮助搜救被困群众。“当时没有多想,就想着自己的左邻右舍都安全着没,能帮大家的帮一下,这么大的灾难面前,互相帮助是应该的。”马忠说。

像马忠一样的志愿者,村上总共有30多个,他们都是本村的青壮年自愿报名参加的。灾后安置的工作量多繁杂,这些志愿者的加入无疑给村上帮了很大的忙。“康吊村是我们大河家镇受灾比较严重的村子之一,目前共安置663户、3315人。现在,我们成立志愿服务小分队,给群众宣传政策,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减轻了村上的工作压力。”州信访局督查专员、下沉到康吊村的第一书记马德明告诉记者。

忙得家里人不见身影的,还有受灾群众马阿西也的儿子马文英。22岁的马文英是个大学生,也是马阿西也的骄傲。还在西宁实习的马文英得知家乡地震后,匆忙请假赶回家中,看到家人平安无恙,便去村上报名当起了志愿者。

“我儿子是学医的,他早上8点就出门了,一天到晚在村上帮忙,帮大家搬东西、帮村干部发物资,有啥活儿他就干啥。”马阿西也说。

在村委会忙碌的身影里,记者找到了马文英。他对记者说:“志愿服务使我感受到爱,体会到责任,这段经历让我变得坚强。只要互相帮助,我们就能挺过去,重建家园。”

编辑:海霞 责任编辑:孔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