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海龟搭建“爱心驿站”,悉心照料后放归大海丨“一带一路”的100个故事

日前,爱心驿站由新华社评选的为海“一带一路”的100个故事揭晓,其中,龟搭丨带个故珠海央企总部企业中国铁建港航局在其承建的建悉中国援建加纳渔港综合设施项目中,建设者为海龟搭建“爱心驿站”,心照援救受困海龟的料后路事迹入选其中。

入选的放归100个故事在新华社新媒体平台展播。

千百年来,大海在这条古老的爱心驿站丝绸之路上,各国人民共同谱写出千古传诵的为海友好篇章。十年来的龟搭丨带个故“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同各方合作伙伴共建出和谐万邦的建悉“发展带”“幸福路”。

加纳位于非洲西部、心照几内亚湾北岸,料后路拥有狭长的放归海岸线,多种珍稀海龟在这里繁育。去年以来,中国铁建港航局参建中国援建项目的职工多次在项目施工附近区域看到海龟的踪迹。由于当地居民倾倒的生活垃圾阻隔了海龟返回海洋的通道,致使海龟受困岸边。于是,他们将海龟带回项目部悉心照料,确认无伤病后,将它们放归大海。

为海龟搭建“驿站”,悉心照料放归大海。

为了更好保护海龟,项目部专门咨询了动物保护人士,并成立了海龟保护小组,向项目部所有职工宣介海龟保护知识,加强与当地渔民的信息共享和日常巡视,确保所有受困海龟顺利回家。

为海龟搭建“驿站”,悉心照料放归大海。

在“一带一路”合作项目中,港航局援加纳项目已多次向海龟伸出援手。“我们援建渔港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当地渔业发展,给渔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同时,保护当地海洋生态环境也是我们的责任。”项目党支部书记闫庆收说。

加纳青年埃伯纳泽·多库曾是“护龟队”中的一员。他回忆那段时光:“我和我的中国同事们在这里日夜坚守,看到中国公司能够这样认真地保护野生动物,我十分感动。作为曾经参与其中的一员,我也感到十分自豪。” 

自开工以来,援加纳渔港综合设施项目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除了保护海龟外,项目部还在项目所在地相继开展了社区道路维修、海滩垃圾清除,为学校捐资助学、抢修涝灾以及帮居民修复集会场所等各类公益活动,改善当地居民生活环境,造福周边百姓,展现了中华民族“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彰显了央企海外担当。

目前,援加纳渔港综合设施项目码头项目水工施工已经进入收尾阶段,房建工程土建主体工程全部完工,预计2024年5月项目开始竣工移交。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加纳最为现代化的渔港之一,极大改善当地渔民工作生活环境,对提升加纳人民幸福感、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加深中加友谊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