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职业不断涌现 为稳就业惠民生提供更多助力

  用户增长运营师、新职现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员、断涌多助智能制造系统运维员……日前,稳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拟增加19个新职业、惠民29个新工种。生提此前,供更从2019年到2022年,新职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已陆续发布了5批共74个新职业。断涌多助

  新职业不断涌现,稳业对劳动者提出哪些新的惠民技能要求?对支撑新产业、新业态、生提新模式发展起到什么作用?对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有何影响?记者采访了各地新职业劳动者、供更专家及企业。新职现

  发掘新的断涌多助就业增长点

  “开发和发布新职业对提升劳动者技能很有帮助。”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范巍分析,稳业与新职业发布相配套的,还有职业规范、评价、培训、就业等一系列措施,将为劳动者拓展新的更高质量的职业发展空间,有利于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

  头戴安全帽、脚踩安全鞋,在北京通州区地下深处,建元未来城市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的管廊运维员高博紧张忙碌着。“地下综合管廊设有供水、电力、燃气、热力等城市‘生命线’,而我们是这些‘生命线’的守护者。”高博介绍,管廊运维员是2021年发布的新职业,与传统维修工不同,该职业要同时掌握弱电、强电、数字化等多方面技能,“管廊内光是传感器就有四五种,各种设备都要会检测、维修。”

  “城市更新持续推进,对管廊运维员的需求明显增加,仅建元未来公司就招聘了70多名管廊运维员。”通州区人社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人社部门加强与用人企业合作,完善技能培训、职业标准等建设,有效提升岗位专业性和安全性。

  在山东青岛市,大学毕业生顾文文通过学习新技能找到了满意工作。“今天我们推荐的是轮胎厂普工成型岗,18岁到40多岁的都可以报名……”顾文文在快手当起了直播招聘师,面对网友提问,她对答如流,短短1小时就吸引5万人观看、200多人报名。“入职前,我系统接受了短视频剪辑、运营投流、设备调试等多项培训,从新手到熟悉工作至少需要大半年。”她说。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教授周广肃认为,网络主播已呈现出职业化、产业化、规模化等新特点,在带动就业、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

  此次拟增加的19个新职业中,“数字职业”约占一半。其中,用户增长运营师是指运用数字化工具,从事企业或机构用户增长、管理及运营等工作的人员。

  从开线下门店到开线上“社区小店”,来自广东佛山市的用户增长运营师黄凤娟感慨,学习新技能帮她拓展了新市场,赢得更多新客户,“紧跟私域社群消费的兴起,我在企业微信上持续学习数字工具使用、客户服务管理、产品推介技巧等知识,为消费者提供更高效专业、个性定制的销售服务,短短几年带动线上客户从30多人增长到超过10万人。”

  “新职业不断涌现,折射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新职业是就业蓄水池,意味着新的就业增长点,且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人社部门及时公布并规范新职业,能提升从业者认同感、归属感和获得感,促进人才队伍高质量发展。”范巍说。

  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

  58同城数据显示,近年来与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技术相关的新岗位供需两旺。今年一季度,如固废处理工程师、光伏系统工程师等招聘规模环比增长45%以上,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等岗位薪酬持续上涨。

  “新职业往往由产业变革而生,待从业人员数量和质量提升后,又会成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壮大的有力支撑,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周广肃说。

  轻点鼠标,软件里的一栋建筑即被轻松“拆分”,不同结构和细节得以全方位展现……在湖南长沙市,中建五局高级技工学校内,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员程振威正在与同事分享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经验。“运用BIM技术进行数字建模,相当于把房子在电脑里先‘盖’一遍,这样就能提前发现问题,避免施工时再返工,有效节约时间成本。”程振威说。

  据了解,湖南省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员超过4万人,主要集中在建筑施工、设计和咨询等单位,为实现智能建造作出了贡献。

  “相比传统数控加工对毛坯件做的减材工作,增材制造是通过3D打印方式制造零部件,可以实现复杂、精密、轻量化零件的高效一体化加工。”江苏苏州倍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研发部设计工程师章帆说,增材制造工程技术人员投身于医疗、模具、能源、汽车等诸多领域,发挥了增材制造定制化、损耗少、精度高等技术优势,对制造业降本增效作用明显。

  在湖南株洲市,株洲特装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设计工程师杨锋在参与地铁车辆智能流水线的搭建:“过去,产线上都是工人手工焊接零部件,如今越来越多工厂融合使用工业机器人、智能传感器、工业物联网等前沿技术进行智能激光焊接,对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

  智能制造的应用型岗位包括智能制造装备升级、工业软件使用与维护、工业互联网与云平台等不同方向。“不论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巩固延伸优势产业,还是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都急需智能制造人才。”湖南省人社厅有关负责人说,“我们正加紧联合高校建立培训机构,在智能制造工程领域开展培训和等级考核评价,壮大人才队伍,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服务百姓美好生活需要

  “从健康照护师、康复辅助技术咨询师到食品安全管理师,新职业发布不光紧随产业变革,还与更好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满足美好生活需要息息相关。”范巍说,不少新职业着眼补齐民生服务短板,提升了百姓生活品质。

  应对老龄化,老年人能力评估师必不可少。4个一级指标、26个二级指标,围绕自理能力、基础运动能力、感知觉与社会参与等方面仔细询问……江苏无锡市社会福利中心老年人能力评估师王珊珊进门入户,为社区居民李奶奶做能力评估,而评估结果将与老人的照护方案紧密挂钩。“我们要读懂老年人的身体和精神状况,从而明确照护等级和养老服务补贴,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服务。”王珊珊说。

  老年人能力评估是提供基本养老服务的重要依据,相关服务需求日益增长。目前,江苏省已将老年人能力评估师纳入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职业(工种)目录和高技能人才培训补贴紧缺职业(工种)目录,引导培训机构开设相应项目,增加人才供给。

  让智慧服务更有温度,服务机器人应用技术员应运而生。

  在上海闵行区一家酒店内,一台名叫“方糖”的机器人大显身手,它熟知酒店路线,能控制电梯、自主充电,既会给房客送洗漱用品,也会为老人和孩子带路,还能参与反诈宣传等工作,深受房客们喜爱。“机器人之所以这么聪明,背后也有我们的付出。”刘仁杰是九号公司的服务机器人应用技术员,他负责为机器人建图识图、安装梯控设备、排除故障等工作,“我们虽然不和住客直接见面,但能通过部署机器人提升服务质量,为大家带来高效便捷、智慧亲和的新体验。”

  适应文旅消费新潮流,民宿管家送来周到服务。

  北京通州区沙古堆村,颇具特色的北方民居里,民宿管家曹女一边带游客参观,一边用手机接单。曹女说,与酒店服务员不同,民宿管家要为客人提供更个性化、更贴心的服务,“除了清洁等基础服务标准不输酒店外,还要在景区订票、客人接送、餐饮、特色活动等方面下功夫,让客人在这里享受更好的服务。”

  “北京环球旅游度假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等在通州带火了不少民宿。我们加大民宿管家等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对符合条件的给予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有效提升了从业人员的能力素质。”通州区人社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将持续加强民宿管家培训和人才评价工作,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新职业为我们带来更丰富的产品和服务供给,更好满足了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引导更多人加入新职业,也将帮助劳动者获得更高收入,改善生活水平。要支持新职业规范健康发展,为稳就业、惠民生提供更多助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新动能。”周广肃说。

  记者 邱超奕 孙超 白光迪

  (实习生石君汝参与采写)

  原标题: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拟增加新一批19个新职业,此前已发布5批74个

  新职业反映产业发展新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