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洲新区(筹)擦亮旅游“新名片”,开辟增收“新路径”

珠海“百千万工程”特色在海岛,新名片着力点在镇村。鹤洲近年来,新区鹤洲新区(筹)聚焦镇村发展,筹擦发动海岛村民广泛参与渔业养殖、亮旅路径特色民宿、游开休闲渔业三大业态。辟增2023年,收新鹤洲新区(筹)7个海岛村集体年收入总额预计1318.26万元,新名片全区的鹤洲镇村迸发活力、激发势能,新区一批批美丽圩镇、筹擦特色镇正焕发生机。亮旅路径

近年来,游开鹤洲新区(筹)不断推动村企合作,辟增支持企业参与深远海养殖平台、重力式网箱建设和渔业种苗研发,通过“海陆岛”联动模式不断厚增村集体经济“家底”。

当前,鹤洲新区(筹)已推动大麟洋公司等渔业企业创建国家级金鲳鱼产业集群,实现了珠海渔业种业零的突破;在竹洲岛建立种苗科研基地项目,通过升级调整原有的基地鱼池,以及水、电系统,优化水产养殖环境,与海上养殖项目形成“陆海联动”,提高渔民水产养殖效益;鼓励渔民养殖捕捞转型升级,将两宗底播养殖项目海域无偿委托桂山、桂海两村运营,促进村集体年增收80万元。

在万山海域,深远海智能网箱平台宛如一座座海中城堡,筑起了一个个“蓝色粮仓”。接下来,鹤洲新区(筹)将加快构建以“深远海养殖平台+重力式网箱+养殖工船”为主体的现代海洋牧场;以桂山、桂海两村为试点探索海洋牧场“补改投”,推动将海岛旅游、海洋牧场无偿补助资金改为股权投入,投资收益归村集体,让村民共享发展红利。

海洋牧场澎湖号。

在海洋牧场加速崛起的同时,特色民宿也逐渐成为鹤洲新区(筹)发展镇村经济的新动能。牢牢把握海洋海岛这一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鹤洲新区(筹)推动旅游产业开发与人居环境整治相结合,实施海岛景观环境改造提升等一批示范工程,因地制宜打造“一路一景、四季有花”独特庭院景观。

相较于传统的渔业养殖和捕捞,休闲渔业能充分利用现有生产工具和资源,开拓出促进渔业转型、渔民转产的“新路子”。

近年来,鹤洲新区(筹)立足资源禀赋错位发展,围绕“5+1”重点海岛探索渔业转型升级、渔民转产转业路径。除了举办“我在岛屿读书”、万山群岛民俗文化季等海岛文旅活动,以及万山论钓等系列海钓精品赛事外,还设置精品线路,推动桂山乡村生态文化游入选农业农村部中国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精品线路。

如何进一步丰富海岛旅游业态助力村民增收?鹤洲新区(筹)出台了《游钓渔业快艇管理实施意见》,支持村集体合作成立休闲渔业公司。当前,全区不断健全“公司+渔民”利益链机制,将多个渔村的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实现集中规模化经营。如引入农业集团等与万山村、东澳村合作发展养殖产业和渔旅项目,逐步壮大村集体经济;推动担杆镇投入1650万元扶持村集体建造休闲渔业船舶和设施,支持海钓、潜水、海上观光等海上休闲项目,并打造一条外伶仃岛-担杆岛-庙湾海域的乡村振兴旅游示范带,扶持镇村企业深度挖掘海岛村落特色资源,探索海岛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

晚风集市

不断擦亮“旅游+”和“渔业+”两张名片,离不开产品的持续创新。如今,鹤洲新区(筹)积极引进一批研学品牌及渔旅项目落户落地,打造“蓝色新增长极”。如九洲浮岛海上旅游项目是全市首个海上综合旅游项目,集生态养殖、休闲渔趣、海上乐园、海洋科普、海底公园等于一体;东澳岛现代海洋牧场示范园海之舱(一期)项目聚焦深远海渔旅融合,拥有养殖水体4万立方米,规划融合潜水、住宿、垂钓、餐饮、海洋研学、室内休闲运动等功能。

为谋划更多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鹤洲新区(筹)还推动村集体建设海产品加工、储运平台,规范鱼干晾晒等制作流程,鼓励村民集中开展海产品生晒加工,壮大万山金鲳、桂山白花胶、伶仃三宝等特色海产品牌,力争海岛各村集体平均收入两年翻番。

鹤洲新区筹备组相关负责人表示,2024年是全区抢抓机遇、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年,鹤洲新区(筹)将按照市委“1313”思路举措和市两会精神,继续以“头号工程”之势全力推进“百千万工程”,高质量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岛风文明、生活富裕、治理现代”的现代化特色海岛镇,让更多村民共享海岛旅游、海洋牧场发展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