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佳节吹起餐桌文明风

  本报讯 (记者 吴冰 丁玫) 除夕之夜,新春吃年夜饭是佳节中国人传统的过年方式。昨天,吹起餐桌记者走访发现,文明在亲友团聚、新春围桌共餐,佳节其乐融融之时,吹起餐桌“节约”“光盘”“使用公筷公勺”等文明餐桌理念也逐渐深入人心,文明为新春佳节增添了“文明味”。新春

  昨天下午5时左右,佳节在仙洲岛韩上楼餐厅,吹起餐桌记者看到,文明顾客经过戴口罩、新春测体温、佳节登记好个人信息、吹起餐桌出示“粤康码”等防控流程后,前往大厅就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推广公筷公勺”“光盘行动”等提示语一目了然,各餐桌上都配备了公筷公勺,大多数顾客都能自觉使用。

  “为落实好疫情防控措施,我们将除夕夜的就餐桌数控制在80桌左右,同时通过公共区域消毒、测量体温、登记信息、出示健康码等措施,提醒客人做好个人防护。”韩上楼茶艺餐饮有限公司总经理伍健华介绍说。

  “餐厅推出了多种年夜饭套餐,客人可根据人数提前预定选择。我们会主动提醒适量点餐,并提供免费打包服务,建议客人将未吃完的食物打包带走,避免餐饮浪费。”伍健华表示,餐厅会随菜品放置公筷公勺,每次上餐也会提醒顾客使用。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除了堂食,该餐厅也推出“新春盆菜”,市民可通过自提或配送的方式预订,也让年夜饭变得更丰富。

  随后,记者走访市区部分餐馆了解到,年夜饭的文明用餐氛围同样浓厚。在点菜时,服务员会根据顾客的人数、消费需求等,为顾客推荐合适的菜品及分量,供他们自主选择,满足不同人群用餐需求。

  不管是外出用餐,还是在家用餐,不少市民也积极践行文明餐桌理念,在团圆之余又增添了一份别样的年味。“除夕夜,亲友总会到家里聚餐。”市民蔡先生说,以前为了照顾大家的口味,家人总会准备很多菜品,最后吃不完只能倒掉。这两年,亲友们都会先沟通好吃什么,再根据就餐人数购买菜品,既满足大家的口味需求,也避免出现过多剩菜剩饭。

  市民程女士则准备了多套餐具,在年夜饭时进行分餐使用。她说,“家里人也十分支持这种做法,觉得既温暖又文明。”采访中,有市民表示,公筷公勺逐渐成为他们家中餐桌上的“标配”,“使用公筷公勺,是爱护家人健康的文明行为,值得大家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