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科研团队培育出我国首个适应高寒气候的肉羊新品种

央广网兰州3月19日消息(记者李红军)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了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鉴定通过的科研21个畜禽、蚕新品种配套系和新发现的团队17个畜禽、蜂遗传资源。培育品种由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李发弟教授和乐祥鹏教授团队联合天祝藏族自治县畜牧技术推广站和甘肃农业大学等单位培育的出国天华肉羊名列新品种之列,成为我国首个适应高寒气候的首个适肉羊新品种。

天华肉羊成年公羊(央广网发 甘肃省科技厅供图)

“团队从2009年至2023年,历时15年开展育种工作,羊新面对年均气温-4-8°C、甘肃高寒年降雨量仅为265mm及2800米高海拔的科研严酷生态条件,团队以甘肃高山细毛羊为母本、团队南非肉用美利奴羊为父本,培育品种创制出含62.5%南非肉用美利奴羊血液、出国37.5%甘肃高山细毛羊血液的首个适肉羊新种质,从中选择理想型公母羊进行横交固定。气候”团队负责人李发弟教授说,经4个世代的连续选育,育成了我国首个适应高海拔、寒冷、干旱自然环境和放牧、半放牧半舍饲和舍饲饲养方式的肉用细毛羊新品种。

李发弟表示,天华肉羊体格大、生长发育快、肉毛性能佳、繁殖力较高、适应用性强,综合生产性能位列世界肉用细毛羊第一方阵。

天华肉羊成年母羊(央广网发 甘肃省科技厅供图)

天华肉羊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甘肃省培育的第3个羊品种,适宜在北方牧区和农牧交错区饲养。该品种的育成,可解决高寒地区及周边区域原有品种生长缓慢、繁殖力低、出栏周期长、肉用性能差、毛用性能退化等缺点,满足了高寒地区特别是细毛羊产区保毛增肉的重大需求,为该类地区羊品种升级换代提供了良好的种源保障。

同时,天华肉羊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与育种区原有品种相比,每只天华肉羊能繁母羊可为养殖户增收800元至900元,培育期间天华肉羊出栏50余万只,新增经济效益4亿元以上,推广后可有效为羊产业提质增效和乡村全面振兴赋能。

编辑:海霞 责任编辑:孔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