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本营》开播15年:从1万起家到7亿身价


快乐大本营


阿拉伯语系毕业的大本到亿何炅,当过老师,营开主持过幼儿节目,播年如今在“大本营”也被尊称为“何老师”


走谐星路线的从万谢娜,主持风格在内地荧屏上独树一帜

  1997年7月11日,大本到亿一档全民综艺娱乐节目《快乐大本营》在湖南卫视揭开面纱,营开以“快乐大本营,播年天天好心情”的从万口号在全国刮起一阵“快乐旋风”,引发了全国电视界的大本到亿一场“综艺变革”。到昨天,营开《快乐大本营》陪伴电视观众整整15年了。播年

  “寿命最长的从万综艺节目”、“综合收视率最高的大本到亿综艺节目”、“影响力最大的营开综艺节目”甚至是“吸金能力最强的综艺节目”,环绕在《快乐大本营》身上的播年光环数不胜数。昨天,这档节目的制片人龙梅接受了早报记者的专访,她是唯一一个15年从没有离开过的“大本营”的人。从导演到制片人,龙梅向早报记者揭秘《快乐大本营》从1万元成本起家的综艺节目成为目前创造7亿元广告价值的点点滴滴。

从借鉴到品牌建立

  龙梅至今还记得,《快乐大本营》第一期的录制嘉宾是飞越长城的柯受良,主持人是李湘(微博)和海波,“当时大家都很紧张,因为没有做过,也不知道出来会是什么样。”没想到《快乐大本营》播出三四期后,立即在观众中引起强烈反响,并迅速占据全国电视市场的周末黄金时段,不久全国各地就涌现了近百档类似栏目。

  其实在《快乐大本营》开播之初,质疑它抄袭台湾综艺节目的声音不断。对此,龙梅很坦白地说:“其实我们节目开播前光是筹备就花了一年的时间,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我们做了很多的方案,也借鉴了海外很多成熟的综艺节目。我们只能说《快乐大本营》是借鉴了当时台湾多个综艺节目的模式,但是绝对没有抄袭,我们是把一些好的模式引到内地,然后加上本土化的元素,才会有《快乐大本营》这样的一个节目。”

  刚开播的阶段也有很多人不是很认可这个节目,甚至圈内有电视节目制作人断言《快乐大本营》做不了两三年就会下档,结果现在却做了15年。龙梅说:“每个节目开播之初肯定是困难的,毕竟很多人不了解,‘大本营’也是一样。刚开始的确需要花长时间去沟通和交流,还有就是告诉大家这是一个怎样的节目。我至今还是很感谢柯受良先生,2003年我听到他过世的消息时,当时心里一阵难过,因为是他陪伴着我们的起步,要知道那个时候我们还没有任何的影响力。我还记得当时是他刚刚飞越长城不久,就来了我们节目。”

创新和坚持

  龙梅认为《快乐大本营》的成功秘诀只有四个字:“创新”和“坚持”。创新就是根据不同的阶段注入不同的新鲜内容,让观众一直都保持对节目的新鲜感。龙梅2003年担任《快乐大本营》制片后,推出“快乐家族”这一模式算是很成功的案例。事实上,为“快乐家族”拍宣传照、出唱片,这些对主持人的全方位打造,《快乐大本营》也算在全国开了先河。“一开始我们也就是发发本期预告。成立这个家族后,因为大家磨合得很好,就想着要不拍一张全家福的照片。后来,就想要不要推出一张自己的专辑。现在节目创立15周年了,就想大家一起拍部电影吧。”龙梅说。

  “坚持”则是一切以内容为导向,“节目近几年都要求明星嘉宾提前一天来长沙准备录制,目的就是希望提前一天准备沟通,能够及时发现更好、更有趣的点,在节目录制时更加顺畅。我记得之前张靓颖(微博)来的时候,由于我们很好地沟通,结果节目效果很好,张靓颖最后甚至就和主持人玩成一片。我们这样的坚持,连香港综艺节目老一辈制片人之前来长沙拜访时都感叹,‘香港以前节目好看都是与嘉宾提前沟通,但是现在大家都做不到了,节目现在只是走流程,很难有亮点。’”龙梅还介绍,“节目刚开始时,邀请嘉宾可能会给出场费,但是现在请任何明星嘉宾都不需要节目组掏一分钱,即便之前贝克汉姆录制《快乐大本营》,节目组方面也没有给出场费。”她透露,“《快乐大本营》除了做足功课体现诚意外,我们一般会选择艺人的宣传期来合作,明星希望宣传自己的新电影、新剧、新专辑、新书、新形象等,明星公司会和我们来沟通。我们一旦接了你的单,一定会贴身服务,对每个上节目的明星,会打造一套突出他的特点的流程,双方合作保证高收视率。”

快乐家庭

  第一代:饭桌上发现何炅,电台里挖掘李湘

  除了内容以外,主持人是《快乐大本营》另外一大卖点。这当中不能不提何炅。在成为“大本营”主持人之前,何炅在央视做一档少儿节目,谈起当年那次影响深远的“挖角”,龙梅说:“当时我们的男主持人是海波,因为觉得自己不是很适合这个节目,所以提出了离开,然后台长就带我们去北京挑选主持人。我不记得是谁说何炅是湖南人,于是我们就让他帮忙给我们联系酒店和行程,然后他就接待了我们大家。接待的时候大家在饭桌上发现,十分活跃的何炅很适合我们节目的风格。最后我们回来一讨论,大家众口一词——何炅是最佳选择。然后就和他沟通,结果他也挺有兴趣的,一拍即合。”

  龙梅等人没想到,那一年的北京之行是真正为湖南卫视淘到了一块宝。从1998年3月至今,何炅带领他的主持团队为“大本营”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人目瞪口呆的纪录,与此同时,他无穷的工作活力还惠及湖南卫视众多其他重头节目和大型晚会。被问及何炅这14年来一共缺席过几次节目,龙梅毫不思索地说:“只有过一次,那是非典的时候,他困在学校里面不能出来,但是他马上录制了VCR传回来,算是没有完全缺席。人肯定有不舒服的时候,但他真能扛。虽然身材不高,但他非常有爆发力和持久战斗力。他经常昨天还在外地录节目到很晚,第二天又飞回来录‘大本营’。”

提到何炅就不得不提“大本营”另外一位元老——李湘。龙梅回忆说当时李湘还在主持一档湖南台的娱乐新闻节目,节目创立时节目组请了几个包括电台主播在内的主持人一起来面试沟通,“我们就想要一个不是那么台面化的主持人,试了五六个人之后,我们发现,虽然李湘是专业播报出身的,但所有人当中状态最放松的人是她。”2004年底李湘的离开让“大本营”经历了第一次阵痛,龙梅说:“虽然我们提前做了预案,但因为没有在短时间内找准方向,所以还是痛苦。现在我和李湘还是很好的朋友,我们孩子的生日都只差十天。”

  何炅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透露了李湘离去时内心的挣扎。“李湘走的时候曾叫我跟她一起到北京打天下,说一起开办公司。我很多朋友也跟我说,句号应该画在句子最完美的地方。可是我当时只有一个想法,这节目不能砸在我的手上,我要让它一直做下去。”

后来者:高人气主持群

  谢娜疯疯癫癫搞怪的样子也是“大本营”必不可少的一道菜。谢娜自封“马栏坡坡主”,拥有粉丝无数。如果不是《快乐大本营》,或许谢娜还在影视剧里跑龙套。谢娜第一次出现在“大本营”是1999年,直到2005年她才成为常驻主持人。

  谢娜走的是纯搞笑路线,在节目主持里,她不惜把自己变丑,或者拿自己开涮,还给自己冠上许多恶搞的名号,比如“谢依晨”、“Lady娜娜”。她可算是开了内地女星走谐星路线搞笑主持的先河。

  回忆起刚加入主持阵容的时候,谢娜坦言并没想好如何在演员和主持两个身份间取得平衡点,“我总觉得自己有点格格不入,又找不到自己的主持方向,所以跟导演组和何炅说过我想离开。不过导演和何炅都给了我很多的建议,我也试图不要自暴自弃,所以最后还是留到了现在。”

  谢娜曾在“大本营”三进三出,饱受质疑,但两位新晋主持杜海涛、吴昕似乎遭遇得更多。杜海涛和吴昕是因为“闪亮新主播”的选拔得以加盟“快乐家族”。一直有观众反映,言语不多的吴昕是花瓶。对此,龙梅表示,“大本营”要的就是这样不同特色的主持架构,“节目组要求打破常规、走流程的主持台本,每位主持人都能在舞台上最大限度凸显自己的个性。于是何炅的智慧、谢娜的搞笑、李维嘉的冷幽默、杜海涛的插科打诨、吴昕的甜美,产生了很好的互补效应。”在节目中,杜海涛常扮演被其他人“踩”的角色,他说,“如果可以,我愿意被踩到50岁!”

给《大本营》的建议:话题深一点,主持人换几个

  昨天早报记者采访了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徐帆博士,他从专业角度解读15年来《快乐大本营》的变与不变。

从主持人到主持群体

  节目刚开播时,何炅与李湘的搭配如同传统文艺晚会那般,延续了男女对播的形式,并以他们特有的青春、时尚的姿态,真实自然的主持风格赢得了固定的收视群体,可以说为《快乐大本营》的火爆奠定了基础。2000年,李维嘉作为外景主持加入到主持团队中来,主持人与节目内容逐渐融洽,现场表现也越来越轻松大胆。2006年,经过“闪亮新主播”的层层选拔,杜海涛和吴昕脱颖而出,与何炅、李维嘉、谢娜组成“快乐家族”主持群直到今天。

  徐帆说:“《快乐大本营》由传统的男女对播的主持风格转到了综艺主持群,有一定的开创性。而且主持群体的男女配比被其他卫视和地面频道效仿,这是这个节目有特色的一个地方。”“快乐家族”这个主持群体的成功也有更深层次的原因,而这也是其他综艺节目可以借鉴的一点,就是主持包装。徐帆说:“除了这些人在专业水平和个性上的互相配合之外,很重要的一点是他们艺人化整体包装的思路。他们这个群体有点像唱片界的偶像组合,会集体或者单个地拍电视剧,给电影、电视配音或者广告代言。说到底就是市场化、品牌化的支持,少了这些,快乐家族也不会这么成功。”

说教话语变成娱乐话语

  除了主持群体的变化外,观众的参与度越来越高,节目的环节设置也发生过一些变化。但徐帆认为,《快乐大本营》之所以会成功,更重要的是紧跟时下热点,“它所采用的节目的模式、形态,在全球都是一种比较传统的电视综艺的做法,但它在内容选题包括嘉宾选择方面,每一期都能够迎合当周的时尚、娱乐文化的热点。内容层面每期的选题都在变,节目的形态其实没有变,反而能够给更多的观众以一种约会意识和一种熟悉感。”

  徐帆表示,在1990年代中期以前,中国综艺娱乐节目都是说教式话语,后来从《快乐大本营》及其他一些节目出现开始,综艺节目逐渐从“说教话语”转向了“娱乐话语”。这种娱乐性传承至今也越行越深,节目理念也由娱乐大众调整为大众娱乐。

不要只打娱乐牌

  《快乐大本营》已经走过了15个年头,如何越走越远,徐帆给《快乐大本营》的未来发展提了三点建议。

  首先,要加入深度话题的元素。在这个综艺节目充斥荧屏的娱乐时代,如果只打出娱乐这张牌,观众会觉得没有这么新鲜了。你看到这个节目的时候会觉得不止是简单地做个游戏,看看明星,还应探讨一些青年话题,社会关注的话题。这个可以借鉴外国的斯托拉脱口秀等节目,很娱乐也很有深度。这可能对15年后《快乐大本营》的发展道路有一定影响。

  其次,还要注意湖南卫视这个大平台。《快乐大本营》在湖南卫视的收视很好,其实是和整个湖南卫视的运作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湖南卫视的平台和创作团队要保证在一个很高的水平,否则如果只有这一档节目好,其他节目不行的话,《快乐大本营》也会受到牵连。

  第三,主持群体应该进行一定的商榷。主持群应该不止要考虑资深、辈分高、关系好等因素,需要做一个调整。如果想要更好地发展,这个主持群应该可以做更好的调整,像偶像群体一样有一些人进人出很正常。

娱乐节目:想说爱你不容易

  张建勤

  “将娱乐进行到底”、“娱乐至上”、“娱乐至死”的口号曾经那么极富煽动性地响彻长城内外大江南北。15年前,湖南卫视诞生了《快乐大本营》,将娱乐发挥到了极致——集体狂欢化,也因此成为国内电视界娱乐节目的老大。一档电视娱乐节目能持续红火15年,而且显然还有继续红火下去的可能,这在电视媒体竞争白热化的当下,简直是个奇迹。然而并非所有的娱乐节目都受到观众的好评。

  娱乐节目普遍受欢迎的可能性大,但被诟病的可能性也极大。一方面,观众需要娱乐节目,可以放松心情,打发休息时间,另一方面,观众的欣赏趣味真的是众口不一,对节目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节目稍有不慎就会挨骂,而要使每一期节目始终保持在很高的水准上,难度也可想而知。

  在我看来,当下中国的电视娱乐节目存在问题很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雷同化。平心而论,要原创又要有亮点,使每期节目都具有爆发力,让观众看了大呼过瘾,实在太难,但这不应该成为节目雷同化的借口。如果各家电视台都能开动脑筋,打好“地域文化”这张牌,充分发挥“地方土特产”优势,要做出自己的特色,并非无法完成的任务。

  其二,媚俗化。电视文化本身属于大众文化范畴,不管到什么时代,“俗”总有一定的市场,所以必须“通”俗,但“通”俗不是“媚”俗。在话题的取舍上,在嘉宾的遴选上,在表演环节的处理上,在观众参与的设计上,都应该彰显健康娱乐理念,展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审美观、价值观,不能“打擦边球”甚至过分直露、暴露。娱乐节目如果能做得雅俗共赏,当然最好。即使难以做到,也不应该索性掉头向“俗”献媚,靠刺激性的话题、大尺度的场面等博取观众的笑声,讨好观众的低俗趣味。

  其三,老面孔多。愿意参加娱乐节目并且非常配合非常投入的明星,其实并不多,就是那么一小撮,他们的才艺展示也就是那么一招或几招,结果导致观众在不同的娱乐节目中反复看到熟悉的几张面孔,听到熟悉的几首歌曲,渐渐陷入审美疲劳。而娱乐节目的主持人虽然各有风格,各有才艺,但时间久了,观众早已看腻,加上有些主持人上节目之前案头准备不充分,台词全靠现场发挥,也会严重影响节目的质量。有些主持人远比重金请来的嘉宾更出风头,似乎忘了自己的角色定位,也是导致观众反感的原因。

  其四,广告太多。尽管观众们非常能够理解,也有足够的宽容,但一档娱乐节目除了开头、中间、结尾有专门的广告播放时段外,节目进行中还不断地由主持人三番五次地宣讲赞助单位、奖品提供单位等等,还是太多了。特别是有的广告内容,跟节目的性质和基调相去甚远,显得不伦不类。

  这是一个渴望娱乐、需要娱乐的时代,这是一个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时代,电视娱乐节目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同时也是一件“想说爱你并不是很容易的事”,需要全体电视人齐心协力,开拓创新,摸准时代脉搏,引领观众的娱乐趣味,走出节目收视率和明星效应、广告效应的误区。如是,观众幸甚。

责任编辑:hdwmn_c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