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韵|作品(2024年1月24日)

tqb2024012408.jpg

“鸟鸣时的湾韵那种宁静”

——读张鸿的《月白如纸》

□范俊呈

《月白如纸》是一部行旅之书,张鸿以纪实的作品笔触,记录了自己的年月生命行迹。她笔下的湾韵一人一物,一山一川,作品一草一木,年月这些大地上的湾韵生灵,透露着世界的作品世相,人间的年月声色。

 

置身于山河,湾韵游目骋怀中,作品获得筋脉的年月纾解,以达内心的湾韵通透和敞亮,是作品一件饶有意趣的事情。张鸿在《奔子栏的年月此里卓玛》一文中说:“我从小就喜好读地图,常常会顺着一条线路下去,去认识那一个个地名。地图的后面,就如同时空隧道一般,层层推进、推进,经纬度、厚实的高山大川脉络、地质构造……地图就隐含了别致的风土人情画。”张鸿乐于从地图上认识一个地名,对它产生遐想,心之所向,然后身体力行,躬身前往,让自己处于真实的情境中,与地图上的地名产生了时空关联。本书中,无论是远至莱蒙湖畔、马赛马拉、内罗碧、埃塞俄比亚,或是新疆、西藏、赣州,以及具体到九华山、太姥山、独龙江、灵山、雁荡山、三清山、奔子栏、郎木寺等等,张鸿不仅仅只是留恋于一地一景,她着力书写的是这些地名背后的人,透过这些地方,让新疆司机老张、藏族诗人扎西尼玛、赣州90岁的老作者蓝一苹、洞头画家“海霞”、奔子栏的卓玛、九华山的出家诗人等等,这些真实而具体的人从一个个地名中走上前来。张鸿深知,有生动的人,一个地方自然也就生动了起来。她写这些地方的时候,文字醇厚有温度,投注了自己的情感,贴着人物写,形成了一种精神景观。

 

所行之地无论是人尽皆知,还是鲜有人问津,地方不论大小,人物无论尊卑,张鸿一律抛开既往的成见,让万物如其所是。她不草率地给所见之物下定义,而是在深入接触之后,有了心灵的震颤,从而坦诚地呈现出真实,不美化,也不刻意雕饰。张鸿明白,途中所见之人,每个人都是一片深海,水面上最直观的冰山是一个人的外表、言行,这只能窥视一个人的局部,而冰山下更辽阔的海域,是人的内心。她不排斥旅行中的体验,尽管有时是百感交集的,与自己有所抵牾的,也秉着“每张面孔都是一部经书”的悦纳之心,妥帖地对其包容。正是如此,她得以走进人的内心,挖掘出秘而不宣的那部分,那是真正触动灵魂的部分。比如,在《新疆老张》中,常年跑旅游的老张,对外以司机的身份示人,一路上深入了解之后,“我”才知道这是一位在中印边界参加过自卫反击战的幸存老兵,每次途经新藏公路都要到康瓦西烈士陵园看望牺牲的烈士,“我”由衷地对这个乍一看外表不喜欢的人产生了崇高的敬意;《奔子栏的此里卓玛》中,对“我”这个陌生人不设防的女子此里卓玛,这个纯粹而任性的女人引领“我”卸下尘俗的沉重,有了短暂的灵魂的飞升,感受到了某种神圣之物,而“我”最后才在当地人口中得知这是一个疯子;《净瓶常注甘露水》中,普陀山上一位自认为不会开悟的比丘尼,却因为“心里不要有太多东西,压着不舒服”一句话,就使“我”顿悟,这个无法自渡的人,却有着渡“我”之心。《月白如纸》这本书里,这样的故事俯拾即是,张鸿有着别样的人格魅力,带着慈悲的本真之心,内在的明净,这无形的感召,使旅途中仅一面之缘的人愿意将自己的故事和盘托出,带给她人世的修为和智慧。

 

张鸿以自己为坐标,跋涉在大地上,编织着人生的经纬。除了地理上可触及的远方,心灵的远方还在横无际涯地延伸着,那是张鸿的精神向度,是对仰止之人的相惜。移步换景如过眼云烟,灵魂深处的滋养则经久不息。张鸿对于纯粹、坚韧、富有个性、沉浸在艺术窄门的人投注了深重的情感。在《达洛维太太的时光》中,张鸿不吝对弗吉尼亚·伍尔夫的赞美:“她自由的品性和思想能力,让她更好地保持了艺术家生命的超然和孤独。”《怒放的弗里达》中,面对弗里达天才而多舛的命运,张鸿不禁感叹:“造物主给她非常人所能承受的深重苦难,为了激发出她灵魂最深处的渴望,让她展现深藏在她体内的常人所没有的璀璨光芒。”

 

张鸿的书写勾连了“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而亲人是她的精神原乡,能够最大限度地打开心扉。《梦境里的父亲》追忆父亲生前种种,“我”梦里梦外的父亲,梦境与现实共同建构的父亲形象,拳拳之心感人肺腑;《给淏儿的信》饱含着对儿子人、情、事、理的谆谆教导,流淌着殷殷期盼。

 

《月白如纸》是一部丰饶之书,所写或人或物或事,林林总总,张鸿的笔力总是能在一人、一事、一物的周旋中,升华出力透纸背的情感力量,使人读来豁然开朗。《月白如纸》多是在自身经验中书写他者,但不囿于经验,张鸿的通达在于,在观世中,在他人身上内观自己,看见自己的本我、自我、超我,从而道法自然,已达心性澄明之境。

 

张鸿在《灵山拾英》中写了一个在精舍抄经的故事,她以平静的心绪安然度过夜晚,延宕的精神灵魂出窍于心流之中,事后才觉知那天是自己的生日。这一经历与美国诗人罗伯特·潘·沃伦在《世事沧桑话鸣鸟》中所表达的,“我最怀念的/不是那些终将消逝的东西/而是鸟鸣时的那种宁静”如出一辙。我想,这正是张鸿散文所透露的境界,天地盈虚有数,人生海海,历经种种情状之后,最终能够吾性自足,纯真的心性在夜空中,心领神会鸟鸣时的那种宁静,以寻得内在的自由和丰盈。

唐家古镇的木棉树

□陈毅艺

沿着唐家古镇逶迤的小街,我仿佛穿越了旧时光……

 

暂时放下侧巷里小酒馆醉人的醇香,街边的“帝女花”粤曲也无法挽留我的脚步。

 

我走向山房路的尽头,就是从容地走向历史的深处……我踩过街巷的石板,每次步响都好似与往事在风中对话。

 

我把眼光从叶脉般的小巷收拢,聚焦仰望老街尽头那几棵数人环抱不过来的木棉树,簇簇红棉花怒放枝梢树丫,灿烂如火。这是几棵两百多年的老木棉树,每一朵红花都像绽放着一个喋血传奇。

 

这几棵木棉树历经了沧桑的过去,也见证了清末的腥风血雨,更见证了唐家名人巨贾唐廷枢、唐翘卿、唐国安、唐宝锷等人,离乡别井在树下与亲友最后招手的身影……

 

这几棵木棉树——见证了唐雄雨夜机智乔装打扮躲避清兵,护送孙中山脱险赴澳门……

 

这几棵木棉树——见证了民国内阁总理唐绍仪隐退,热心治理大香山……

 

这几棵木棉树——见证了一代革命者苏兆征撑着油纸伞,悄悄潜入小巷传播革命火种……

 

这几棵木棉树——见证了英雄母亲胡兰馨挥泪送两儿参军英勇抗日,哥俩先后壮烈牺牲……

 

这几棵木棉树——见证了唐雪卿、唐涤生在大院旧宅,委婉和唱太平盛世……

 

这几棵木棉树平凡而低调地活着,昂首从一个世纪走进一个新世纪。从不张扬过去,也不奢望未来。她就这样默默地伫立在老街,默默地守望着这个古镇,守望着逝去的岁月……

08tqb0124008_004_01_b.jpg

海边(国画) 席湖 作品

 

微信运动(小小说)

□肖飒

微信运动真是个神奇的东东。

 

可可的微信,以前只用于办公。所以使用了好几年的微信,可可只会常用功能,比如对话、传输文件、发送图片,是他教会了可可使用微信运动。这是一个简单、方便又实用的功能,不但可以显示自己每天的运动量,还可以看到微信好友每天的运动量。可可的微信好友很多,密密麻麻上千人,要从中找到自己想看的那个他,并不方便,常常要找好久才能找到,但可可乐此不疲。后来可可发现微信运动中有一个功能,叫做“不与他排名”。也就是说,对于那些自己不关心的微信好友,可以把他们屏蔽掉。这下好了,可可屏蔽掉绝大多数好友,只留下几十个自己最关心的朋友。这样一来,每次点开微信运动,可可很容易看到。再后来,可可又发现了微信运动中的置顶功能,可以把最关心的人放在最前面,每次点开,第一眼就能看到他,太好了!

 

他教会了可可使用微信运动,却不关心可可的运动。不仅如此,可可每天做什么、想什么他也不关心。他总说自己很忙,不停地工作、开会、出差。他常常好多天不联系可可,甚至不回信息,不接电话。搞得可可也很紧张,不敢轻易联系他,担心会打扰他。

 

在没有他信息的时候,可可一遍又一遍地看他的运动情况,又不用担心打扰到他。

 

早上醒来,可可先看一看微信运动。如果他的运动步数显示为0,可可猜测他大概还没起床。如果运动步数有100来步,可可会想,他是昨晚应酬到零点以后才回家呢,还是今天起得特别早?中午看看他的微信运动,从步数多少来猜测他是在上班还是在出差。下午下班时看看他的微信运动,猜测他下午做了什么。晚上睡觉前再看看他的微信运动,猜想他当晚有没有应酬。一天又一天,可可总是拿着手机看了又看,猜了又猜。可可知道这些只是自己一个人的独角戏,他全然不觉。自己就像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样,在寒冷的冬夜里,无望地窥看着别人家的年夜饭。

 

有一天,可可的运动步数是11111。好巧的数字,可可截了个图发给他看。在心里,可可暗暗希望他能仔细看看这张图片,并且发现自己是可可微信运动中唯一的置顶。他啥都没说。

 

又有一天,可可的运动步数排到了好友中的第一名。可可又截图发给他。他夸可可运动好,但他还是没有发现自己是唯一的置顶。

 

他一直在忙,所以他常常不回微信,不接电话。可是很奇怪,就在他不回微信的时候,可可却看到他在微信群里和别人聊天。在他不接电话的同时,可可却看到了他在为别人的朋友圈点赞。可可不明白,难道爱他就真要低到尘埃里去吗?

 

直到有一天,他发了一条朋友圈,晒出健美肌肉的同时,还写下一句话:“烹茶泼墨赋诗篇,读雨听风问自然。”可可的心撕裂般地痛:原来他所有的忙,就是对我一个人的忙。面对其他人,他都闲得很啊!

 

再次打开微信运动,可可点开他的运动历史记录,一天天地看。有三千五千步的,有一万步两万步的,还有三万步的。可可自问自答道:“他每天走的这些路里,有一步是为我走的吗?”

 

答:“没有。”

 

退一步问:“他每天走这么多路,有没有在走哪一步时,他曾想到过我?”

 

答:“没有。”

 

那么再问:“我这么痴迷他这么冷漠,还有意义吗?”

 

可可取消了他在微信运动中的置顶,再发一个截图给他。不出所料,他依然只是评价了可可的运动量,丝毫没注意到自己的位置已不在第一个。

 

接下来的日子,可可努力调整自己的心态,告诉自己要坚强,鼓励自己面对接下来没有他的日子。不看他,不想他,努力找很多事情让自己忙起来。可可相信,总有一天,自己可以平静地跟他说:再见!

长安(组诗)

□李春鹏

半坡遗址

一方土地养一方人

这片黄土地

孕育了一个民族

 

不经意间,就有了历史

不经意间,历史的厚重一页

就这样翻开了

 

兵马俑

战争的硝烟早已远去

战士的呐喊和战马的嘶鸣

还残存在空气中

 

这些陶俑

这些栩栩如生的人和物

他们在守护什么

 

生命可以如此复制

命运是否可以就此改变

他们历经千年的沉默

能否唤醒天下苍生

 

古城墙

我在触摸

这古城墙

这硬朗的历史胶片

 

庄严门楼,厚重砖块

多少悲欢离合随风而去

千年霜雪,十三朝旧都

无数英雄故事悲壮演绎

 

倒下,站起

再次倒下,再次站起

一千次倒下

第一千零一次站起

 

触摸古城墙

第一次,与真实的历史如此贴近

我在清凉的世界里

感受历史的炙热温度

 

陶片

小小陶片,身上

没有三叶草和鱼的图案

甚至,也没有太阳和月亮

 

她是被打碎的珍贵

是被忽视的那个局部

是被随意丢弃的

一块小小陶片

 

被火烧烤被太阳曝晒

被雨浇注被水浸泡

被霜冷冻被雪掩盖

没有改变硬度

也不曾改变颜色

 

朴素的陶片

甚至连秦始皇的御驾碾压

贵妃的香车碰擦

也不在乎

 

蓝田玉

静卧着

在繁华与喧嚣背后

冰凉,沉默

 

纵有太深太久的埋藏

依然淡然面对

风的亲吻,以及太阳的抚慰

 

一千年,一万年

只是为了坚守

一个沉甸甸的承诺

冬至

□房鉴皓

细细抚摸珠宝镶边刻丝银镯上

明晃晃的月光

和十二朵雪花

十二个月

三百六十五个日子掉落一地

细细碎碎的声音

搅乱惨淡的水面

 

四点钟,天就黑了

忘了在找什么

整整一个冬天

错过季节的向日葵

不停地变幻面孔

有些茫然失措

 

一层一层的冰

冻了又融 融了又冻

冷冷暖暖的交替

最是磨人

有了些许绿的消息

却是触手难及

 

以为你从此无法转身

你却只留下一潭碧水

任我沉落

沉落成一尾鱼

在春天的水里

游来游去

 

明晃晃的星子

捏着风的一角悄悄耳语

不去搜寻呼唤的痕迹

安稳地倚靠住夜色

呼吸 无法知晓的梦呓

 

圣洁的身影之后

城市仍然拥挤

应许之地寂静无声

心事越来越重,人越来越轻

看到一个背影

恍惚中以为是你

 

七月

突然想去放风筝

等它飞到最高时

扯断那根缠缠绕绕的疼

家园(绝句小说)

□朱兴泽

灯火阑珊。星星眨着疲惫的眼睛。他取名长远,像一只无法准时停港的船。早晨离家时,与妻再次烽火忽燃。

 

“你眼里哪还有我这个妻子和为你点灯守归的家园?”

 

从九洲城到新博物馆和规划馆,搬完最后一批资料和文物的瞬间,他不禁泪盈双眼。三十六载的悉心陪伴,他的心如一只不忍离巢的鸿雁,还在九洲城里久久盘旋。

 

从青春年少,到白发斑斑。求证历史事件,考古摩岩石刻画,清洗尘封的破铜旧瓶土陶片,查资料,找文献。深梦的天空也翻卷着历史的云烟。

 

他买了妻最爱吃的糖炒板栗,开锁推门,却见妻拉着长脸。

他轻拥语软:“我记得向你发过的誓言。博物馆也是历史的家园,保护家园是我的职责和心愿。”

 

“你讨厌。罐里的参煲鸡汤我温了一遍又一遍。”

微信图片_2020032012500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