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先世界!珠海金湾试制出3500米深海钢管

近日,领先位于金湾区的世界试制深海番禺珠江钢管(珠海)有限公司(下称“珠江钢管”)成功试制出领先世界的3500米超深海底管道焊接钢管样品。这一重大成果被央视财经《专精特新•制造强国》系列节目报道。珠海

打造世界首个3500米深海钢管样品

在珠江钢管的金湾实验室里,正在进行3500米级深海钢管的出米抗冲击实验,2.8吨重的钢管落锤,从3米高的领先地方落下,瞬间产生8万焦耳的世界试制深海能量,常见的珠海5厘米厚钢板都被轻松折断。而此次测试的金湾深海钢管,则要经受住落锤的出米反复考验。

相对于陆地而言,钢管深海用管要适应更低温、领先更高压、世界试制深海更强腐蚀的珠海工作环境。尤其在3500米级的深海,更是有着接近0℃的超低温和约等于350倍标准大气压的超高压。形象地说,这相当于拇指指甲盖大小的面积要承受350多公斤的重量。正因如此,深海用管的强度与韧性、抗压性能、尺寸精度等指标都有着非常苛刻的要求。

珠江钢管实验室。

在省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海洋经济发展)海洋六大产业专项资金的支持下,珠江钢管公司牵头的《3500米级超深水高压海底管道研制及产业化》项目针对超深水高压海底管道工程特殊需求,通过研究钢管成型技术、焊接技术和检测技术,解决了深海管线钢冶炼、轧制及其板材成型、焊接等关键性技术难题。

“强度和韧性本就是一对矛盾体,但我们的钢管材料却要同时保证强度和韧性都达到非常高的指标值。”珠江钢管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主任黄克坚表示,为解决这个矛盾,珠江钢管采用多相组织合金化调控原理,实现了材料高强韧性、高塑性和抗疲劳性能的良好匹配。

珠江钢管生产车间。

除了材料工艺的突破,珠江钢管直缝埋弧焊钢管制造技术在材料成型、焊接、防腐及理化性能检测方面取得重要技术创新,成功试制出3500米超深海底管道焊接钢管样品。

“目前国内深海油气输送焊接钢管的水下应用仅限于1500米的记录,3500米水深属于空白领域。”黄克坚表示,珠江钢管3500米超深海底管道焊接钢管样品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更是世界范围内首次开展这项研究,技术在全球处于领先水平。

珠江钢管生产车间。

打破垄断让“中国造”走向世界

海洋油气管线作为海洋油气能源介质最高效的远距离输送方式,直接影响着国家的能源安全,战略意义举足轻重。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深海油气管线产品的制造技术被欧美先进国家所垄断。

随着珠江钢管成功研制3500米超深海底管道,我国又一次打破了国外垄断的特种钢管卡脖子技术。据介绍,该项研究的相关成果已经走出珠海,在南海“恩平”“崖城”气田,以及尼日利亚等海底油气管道工程中应用,以核心技术赋能产业发展成果。

凭借着3500米超深海底管道的成功研制、制造累积的技术底蕴和业绩口碑,珠江钢管今年还拿下了全球最长加热原油管道大单,总金额约合25亿元人民币,为东非地区绵延1500公里的能源“大动脉”提供总量26万吨直缝埋弧钢管。

如今,珠江钢管在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都有出口业务,产品遍布全世界80多个国家。其正借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东风,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珠江钢管生产车间。

规划海洋发展区 壮大金湾海洋经济

广东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强调,要全面推进海洋强省建设,在打造海上新广东上取得新突破。而金湾区也正积极把握机遇,不断发展壮大海洋经济。

海洋经济是金湾区“5+2+N”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布局包括装备制造区、游艇产业区和高栏港综合保税区在内的“7+3+1”产业园区,重点推进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和游艇制造业发展,并以滨海旅游业的发展为契机,延长海洋经济产业链。

资料图。

根据《珠海市金湾区国土空间分区规划(2021-2035年)》,金湾区将划定海洋发展区,包括渔业用海区、交通运输用海区、工矿通信用海区、游憩用海区、特殊利用区和海洋预留区,为产业发展做好用海保障。此外,《规划》还明确了金湾区将构建以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海洋交通运输、海洋油气化工、海上风电及现代海洋渔业为重点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优越的区位优势、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完善的产业规划,成为金湾持续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底气。在不断推进的海洋开发战略中,金湾正以优质丰富的海洋要素,激发着城市发展的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