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时节如何养生?珠海中医:除燥防寒为重点!

10月24日迎来秋季的霜降时节生珠最后一个节气——霜降,天气由凉转冷,何养海中寒气温变化幅度之大常常令人难以适应,医除稍有疏忽,燥防重点容易感寒生病或旧病复发。霜降时节生珠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治未病中心成杰辉主任中医师提醒,何养海中寒霜降时节降雨显著减少,医除气候也越加干燥,燥防重点此时中医养生当以平补润燥、霜降时节生珠强身御寒为重点。何养海中寒

适时保暖防寒腿

成杰辉表示,医除霜降以后早晚温差加大,燥防重点应根据气温变化及时添衣以免着凉。霜降时节生珠当寒潮来袭时,何养海中寒老人尤需谨防“老寒腿”发作,医除特别是腰腿受凉后容易出现腰膝冷痛、活动不利。清晨、傍晚气温较低,户外运动时最好穿着宽松的长衣、长裤,尤其要做好腰部及下肢的保暖。

霜降时期,由于气温下降会反射性地引起肌肉韧带的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血流速度减慢,容易引起腰膝关节的神经、血管及软组织功能紊乱,从而加重腰腿疾病的发生。除了老年人寒腿症状容易发作外,一些美丽“冻”人的中青年女性也容易出现腿部酸麻胀痛、有沉重感等先兆症状,建议爱美的女士及时换上过膝长裙、长裤,保护容易受寒的腿部。

食疗进补有法度

随着气温降幅大大增加,人体需要进食更多的热量抗寒以增强体质,年青体壮无病之人可通过食疗调养。成杰辉介绍,南瓜温中益气、补脾养胃,板栗通肾气、厚肠胃、强筋活血,柿子生津液、除燥热、润肺化痰,莲藕调中健脾、润肺养阴,山药补脾养肺、固肾益精,白萝卜顺气宽中、化痰生津等等,都是适合霜降时节的养生食品。

成杰辉还指出,体虚之人根据具体情况进补可起到增强体质、祛病强身的作用。补益药材当中诸如人参、灵芝可补气,阿胶、当归可养血,鹿茸、巴戟能补阳,龟板、鳖甲可滋阴,必要时可在中医师的指导下对症施食。若患有发热外感、皮疹疮疡、腹痛便秘等急症、实证者,应暂停进补。

滋养浓汤除秋燥

时值深秋,随着降雨量的减少,天气越加干燥,人体通过体表蒸发的水分也大大增加。中医认为秋气应肺,人体体表的肌肤、毛发、黏膜等皆为肺脏所主,秋燥偏盛则使肺阴受损,从而出现发丝毛躁、肌肤干燥、皮肤瘙痒、细纹增多、口干鼻燥等阴虚肺燥之证。

因此,霜降时节饮食方面需要注意补充柔润滋养之品以润肺燥、滋阴津,此时正是进行汤水滋养的最佳时候。秋季养肺,秋天煲汤还可适当加入杏仁、川贝、白果等可宣降肺气,或用沙参、石斛、麦冬、玉竹、百合以滋阴润肺,还可根据体质情况灵活化载。

健体强身养生功

成杰辉提醒,时下气候早凉夜寒,正是鼻炎、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高发的时期。中医养生除讲究避邪防病以外,亦主张适当练功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推荐以下两种简单易行的养生功法:

1.搓脸摩耳:先将两手搓热,然后用双手掌在面部上下揉搓,由轻到重,直到脸上发热为止;然后摩耳,用双手拇指、食指循耳廓自上而下按摩20次,按摩耳垂30次。长期坚持可起到强壮元气、益肺补肾的功效,从而达到疏通脸部气血,醒脑提神,预防感冒等作用。

2.叩齿咽津:盘膝而坐,全身放松,口唇微闭,凝神闭目,然后上下牙齿有节奏地互相叩击。刚开始时,可轻叩20次左右,随后逐渐增加叩齿的次数和力度,一般以36次为宜。叩齿后,调息吐纳,当感觉有唾液产生并渐渐增多后,以舌尖抵上腭部以聚集唾液,然后分三次徐徐咽下。此功法可以起到健脾益胃,纳气补肾的效果。